这对于锦娘而言,就是放大版的张平君,她不会考虑刘家。因为这般人家有钱,也还算殷实,但是家族许久没有出仕的人,对官场和自己都会看不清楚,更何况蒋家现在不缺钱。
洛阳张氏但是不错,也对蒋羡来洛阳做官很热情,得知锦娘的儿子刚中进士,更是说他家三女任由锦娘选。
这样让锦娘受宠若惊,但锦娘也不能因为人家热情,限定张家,她自然找理由说儿子还未来云云。
除了洛阳张氏外,还有中原世家范氏,这个范氏和魏夫人长媳范氏没什么关系,范家倒是看起来不错。
锦娘都会先在心中有一个念想,要为儿子娶一个什么样的媳妇,对方家中至少没有拖累,子弟上进,家风不错,姑娘相貌也得端庄秀丽些。
“端午后咱们儿子就过来了吧?”
蒋羡问起。
锦娘点头:“是这般说的。你人替他找好了么?”
刚上任就做推官,身边得跟一个厉害些的刑名师爷,当年蒋羡身边还有个宋师爷呢。
蒋羡笑道:“放心,人马已经备齐了。”
“这般就好,等他上任了,咱们也就放心了。”
锦娘道。
夫妇二人又盘算了一遍,锦娘已经慢慢开始为儿子攒聘礼了,不管选谁,你东西得摆在这儿的。
时隔几日的傍晚,锦娘正盘算着日子,忽然听得外头的人兴奋的喊道:“娘子,大郎君来了,大郎君来了。”
乍然见到宁哥儿,不过半年的功夫,他瘦削了不少,身上穿着锦娘做的袍子,见着锦娘就跪下来磕头。
“你这孩子,怎么母子之间,还恁多礼。你省试我没回去,还十分自责呢。”
锦娘忍不住眼圈也红了。
宁哥儿道:“儿子一点儿也不怪娘,若非如此,这次儿子也不会被安排到洛阳做官。”
锦娘让他坐下,又让人看茶,她又说起儿子的终身大事:“你的事情,我也不能完全自己定下,这有几家你听着……”
离愁别绪是小事,儿子上任洛阳,事业已成,如今就是终身大事了。
果然,宁哥儿听了后便道:“儿子在您面前也不害羞了,张、范、吕三家都是公认的仕宦名门,儿子觉得都可。只相貌是其次,主要是有没有隐疾,人不能过分好强,品行端正就好。若这三家没有这般的女子,选次一些的门第,只要人好就好。”
宁哥儿也并非完全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家隔壁的江姑娘嫁到柯家去了,听柯家说江氏有隐疾却不说,后来和离了,两家闹的极为难看。再有,他也听说过有的女子有上进心是好事,但罔顾事实,过度的追求权势富贵,将来恐怕害人害己。
站在门外准备进门的蒋羡听到这番话,忍不住心想儿子果真有成算,不似窦家大郎与人私奔,也不好高骛远,如此才能走的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