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第110章(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孙大姑娘从小就懂事,知道她娘也不容易,就道:“娘,咱们也别和人家比。”

周四娘子叹了口气,她前几次跟馆陶县的富户做过全福人,结果只得了二十两的封红,也忒少了。

馆陶县比起富阳县经济要差点,大名府倒是好,可她们要去大名府也忒难了。

看现在还得往王老夫人那里送节礼,那些就花了六七贯。

孙二姑娘没孙大姑娘懂事,她还道:“娘,如今蒋大姑娘还有纪家姑娘都戴首饰了,她们一日一套衣裳换着穿,还有皮袄穿呢。我和姐姐都没有……”

首饰倒是好说,她陪嫁了不少,老太太给的就多。可皮袄?皮袄可不便宜,一张皮子就四五贯,工费就得另外算钱。

唉,王老夫人要说再给个全福人的差事就好了,偏偏他老人家淡泊的很,总是远离尘嚣。

周四娘子这边望洋兴叹,锦娘这里却靠女儿又得了全福人的差事,这孩子走到哪里都帮自家亲娘吆喝,正好被罗提刑的夫人听见。

这罗提刑底下有个从八品的检法官女儿成婚,正要请一位妥当的全福人,原本是请男方的姐姐的,偏偏姑嫂两个闹翻了。这检法官素来在罗夫人这里奉承的不错,罗提刑夫人遂推荐了锦娘,锦娘就得到了全福人的差事。

做全福人首先行头得有,身穿八达晕锦袍,外面着貂鼠的皮袄,头上戴着金冠,看起来就十分体面。她又对婚礼流程很熟悉,检法官虽然从八品,但人家是河北路提刑司底下的官,她虽然出手没有平江顾家那等大商贾,或者是魏夫人三品诰命出手大方,但也是不错了。

一对金折股钗、两套六合梅花的瓷器、两方罗地泥金帕子、一匹紫灰色绉纱、一匹褐色牡丹花罗、一匹烟色绢、一担茶饼、一块二十五两的银珽、一口鲜猪、两只烧鹅。

锦娘把东西带回来后,把吃的交给厨房,销金帕子给阿盈分了一条,这些天里里外外操持都是阿盈,她可是不容易。

“娘子总是想着我。”

阿盈很是欢喜。

锦娘则道:“你如今且把银钱攒起来,都快生了,就别忙活了。”

阿盈笑道:“您让我待在家里,我也实在是待不住,再说了,您那时候怀着孩子不也是成日忙,我又没那么娇弱。”

兴许阿盈成婚晚,骨头也长开了,她怀孕没太多异常。

这边锦娘又道:“我有一张狼皮,也不贵,这给你生孩子的时候做脚榻。”

“有娘子在,我肯定没事儿的。”

阿盈不知怎么,就是安心。

主仆二人说完话,蒋羡又进来了,阿盈连忙出去了。

锦娘则道:“咱们女儿都会帮我拉活了。”

“筠姐儿如今可越发厉害了,昨儿还同我说你让她写礼单子呢,明年教她打算盘呢。”

蒋羡也是与有荣焉。

锦娘笑道:“这钱爱动不爱静,但动又不能动的太厉害,静又不能太安静。得学会理财,时时盘算,将来咱们家才不至于穷困啊。”

但见蒋羡道:“这次才一块银珽吗?”

“已经不少了,有钱人毕竟是少数。对了,我还得把之前顾家送的人参拿出来,窦家表妹怕就是这几日发动了,这人参还能补充元气。”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