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第91章(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巧儿则道:“怎么田娘子不是挺好的么?怎么她却不出头。”

包娘子冷笑:“所以说都夸她好,我看她是心里有鬼,真把自己装的跟菩萨似的。这种人平日不过施舍些小恩小惠,大事儿临头就是缩头乌龟了。”

寒食节之后,蒋羡带着锦娘她们去庄子上踏青,她们的庄子就在城郭附近,离的并不远,这也是锦娘希望如此的。孩子们虽然平日也可以去县衙后花园玩儿,但是那不是自然风光,庄上却是纯朴自然的风光。

筠姐儿还好,她大一些,抵抗能力也强点,宁哥儿才一岁多,就得穿上夹衣,戴上帽子。

锦娘留了陈小郎陪怀孕的悯芝,方妈妈年迈不宜颠簸,橘香要做饭,宋师爷亦是留下来应付紧急公文,其余的如娇杏、佩兰、阿盈留下来看家。剩下的人中,曹大赶马车,刘豆儿赶驴车,后面坐的是青容乳母和习秋,前面的马车则坐一家四口。

她们家以前在汴京没怎么出去踏青,主要是都忙,锦娘她家做生意的,每逢节日就是赚钱的时候,哪里舍得闭门。

这一幕被梅县尉看到倒是很羡慕,回来就跟包娘子说道:“那蒋县尉家里的娘子手里真是一份好钱,才来这里几天就置办了那么大的庄子。”

包娘子嗔了他一眼,心里自是嫉妒,但更重要的是讨钱买衣裳:“是啊,去年冬日我见她一件貂鼠的皮袄极好,你也与我置办一件。”

梅县尉却道:“这才四月,穿什么皮袄啊。”

包娘子心道他自己倒是什么皮袄都有,只肯给自己做一件便宜的皮袄,别人都是好几件换着穿,她却只有一件,早就眼红的不得了了。

二人说着话,外头说包娘子的哥嫂上门了,梅县尉倒是迎出去说了几句话。包娘子则见她嫂子起来,吩咐人把耳房收拾一下,让她嫂子住下。

包大嫂过来一是住些日子,受些富贵,二也是来打些秋风。

等锦娘她们在庄子上回来后,在包娘子家见到这位大嫂一回,她便送了从庄上找庄户人家买的果子送了两碟过去。

包大嫂见状,忙笑着对青蓉道:“多谢你家娘子了,倒是偏了她的好东西。”

青蓉笑道:“这也没什么,我们娘子说嫂子只把这里当自己家,日后大家熟了多往来才是。”

这话包大嫂听了很受用,等青蓉离开,就对包娘子道:“你们县衙里这位魏娘子人倒是不错,见着我很亲热。”

“人家那是随意施舍些不值钱的玩意罢了,真有好的,能给你么?”

包娘子无数次的憎恨自家哥嫂上不得台面,当年又卖了自己进去做丫头,自己好了,又上杆子讨好。

包大嫂尬笑了几声。

等她回去的时候,包娘子也只拿了一贯钱,另外包了些房里吃剩的点心让她们拿回去。

这边锦娘正与蒋羡道:“我听说官驿中也有人见着贵重物品顺手牵羊,所以,咱们等这次让罗大把钱寄过来后,就等两年你回京述职的时候,再回去拿钱吧。”

蒋羡皱眉:“如此,钱够用吗?”

他总觉得家里这一大家子要用许多钱,所以,总是有些担忧。

锦娘笑道:“钱倒是够用的。”

“那就让罗大过来一趟,我也正好想问问京里的情况,传信回去,一两句话说不清楚。更何况,咱们俩的钱可不少,将来若咱们上京了,吴县这边也得给租子给咱们送过去啊。”

蒋羡就特别不理解锦娘有些时候连下人都特别体谅,真的太过体谅了,既然都是跟着他们的人,自然是为他办事啊。

听蒋羡这般说,锦娘只好道:“既然你这般说,那你就写信过去与他说。”

这事儿,蒋羡自然应下。

夫妇二人说完正事,又见锦娘笑道:“咱们六月就可以收一季的租子了,范庄头在园里种了五分地的西瓜,还有种了好几株桃树、梨树,还搭了葡萄架,如此,也不必买外头的果子吃了。”

锦娘当然待范庄头不薄,除了他能自留口粮外,锦娘另外给他一年两匹好绸,两样细茶,二十贯的工钱。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