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第87章(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几人厮见一番,众人看她又是另一番的场景,都觉得她打扮的雅致贵气。

按照众人地位,首桌是县尊齐娘子坐正上首,往下依次是主簿田娘子、锦娘、包娘子。

第二桌便是小吏们的娘子。

席间,齐娘子让家中两个会弹唱的丫头唱了一首《西江月》和《鹧鸪天》,站着把盏的押司娘子正凑趣热络。

“马上就要中秋了,县尉娘子远从汴京过来,不知晓咱们这地方虽小,可是热闹的紧。贵家张灯结彩,民间也是通宵达旦。”

锦娘笑道:“吴县为平江军的首县,历来富庶,我虽然只下船时看了人物风貌,亦是觉得人杰地灵。”

“魏家妹妹家中可有儿女?”

田娘子笑问。

锦娘道:“有一儿一女,都还小,也不好让他们出来。姐姐呢?”

田娘子自道:“我头年生了个哥儿,没站住,好在后来又生了个哥儿,也堪堪三岁大的年纪。”

说罢,又道:“前头姐姐倒是生了个姐儿,已经嫁到西京去了。”

没想到田娘子竟然是填房,锦娘倒是很惊讶,更没想到她这般坦诚。但她没有就这个话题说,而是谈起时兴首饰绢花胭脂布料这些比较安全的话题。

宴席已毕,大家到廊下投壶、打双陆、斗草。锦娘在船上已经是练过数次了,但和包娘子打双陆时,依旧不是她的对手,输给了她二两银子,包娘子赢了之后笑的是花枝乱颤。

却说趁着包娘子起身小解的功夫,秦都头的浑家拉了锦娘到假山后头道:“县尉娘子,您可是不知晓吧?那东边院子,一共二十间房,原本该是您的。是被梅家强占了去,我们听了这事儿,都很为您鸣不平呢。”

秦都头的浑家很有些看不惯包娘子,尤其是见她言行举止轻佻,再看后来的锦娘,明显谈吐不俗,待人大方和气,因此也是借着此事想博得锦娘信任。

锦娘对别人的投诚,她当然是欢喜的,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你说话若是没个替你捧场的,你没有声势,消息也不灵通。

但是当着秦都头浑家的面,锦娘则道:“我们两家都是县尉,官位都是一样的,她们既然住了便住吧。我见包娘子人倒是还好,旧事便不必再提了吧。”

“娘子真是宽厚人。”

秦都头的浑家赞道。

锦娘连忙摆手:“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我这个人便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我来县衙后,包娘子对我并无不妥。”

她在说话时,听到后面树枝有响动,佯装不知,倒是很说了些冠冕堂皇的话。秦都头的浑家听了连连赞服,二人又听前头在喊她们,随一同过去了。

殊不知,等她二人离开后,包娘子才从那树后面走出来。

这包娘子原本是招宣府上招宣夫人的贴身丫头,倒是早早就被招宣梳拢了,这梅县尉本是招宣抚亲兵出身。那招宣毕竟年纪大了,夫人醋性又大,包娘子便私下和梅县尉有了些首尾,后来梅县尉给招宣送了二百两银子,才得了这个官职,招宣娘子得知这梅县尉浑家死了,遂一石二鸟把包娘子嫁给了梅县尉。

因她这个出身,偏偏她又不认命,刚到县衙时,知晓田娘子也是填房时,二人玩的还很有,有同病相怜之感。没想到田娘子不仅嫁妆巨富,还生了儿子,相貌还好看,县尊娘子也是明显更看重田娘子一些。

荫官和武官有什么区别,还不是都被进士出身的文官看不起。

但是齐娘子就是更抬举田娘子一些,前些日子节度使的夫人过来,都没有让她出席。

原本听说新来的县尉是正经进士出身,她寻思看看,不曾想这魏氏看起来颇有礼数,为人不掐尖要强,看她的举止言谈,应该也是出生书香门第,却难得没什么门第之见。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