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娘又拉着她道:“娘,您可不能在下人面前表露出来你们要搬走的意思。”
“为何?”
罗玉娥不懂。
锦娘笑道:“俗话说人走茶凉,如此她们必定不尽心啊。”
罗玉娥道:“不会吧,我看她们几个都挺老实的。”
锦娘摇头:“她们老实是因为有你女儿我平日压着,哪个人没点小心思,即便不捧高踩低,但觉得你不是这里的主人家了,肯定会有怠慢。”
罗玉娥听了女儿的一席话,才发现她其实谁都不相信,平日若不论主仆,还以为女儿把那些丫头们都当亲姐妹看的。
这些安排锦娘让她连父亲都不要多说,一切看情况变化。
“锦娘,咱们家没你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罗玉娥觉得女儿就是家里的主心骨。
锦娘笑道:“娘,您现在比以前改变好多了,脾气也比以前好太多了。弟弟那里,我也和你女婿商量过,他若中了进士,就把弟弟引荐到更好的书院去。”
罗玉娥听了喜不自胜。
锦娘小声道:“那您可别先跟杨哥儿说,免得他就不努力了,咱们还得靠自个儿。”
“你说的是,扬哥儿跟我说他姐夫教他读书教的很好,比先生都好呢。”
罗玉娥知晓女儿已经有着落了,还嫁的挺好,儿子今年还未满十五岁,她最担心的也就是儿子。
母女二人又说了些私房话才分开。
这场瘟疫一直蔓延了快两个月才恢复正常,蒋羡在家学了两个月,两耳不闻窗外事,出去之后,才知晓曾经和他一起在刘计相家中读书的书生死了。
另外还有他曾经通过锦娘的衣裳认识的肖翰林也去世了,也有因为别的病症因为关在家中无法就医去世的。
锦娘非常谨慎的延迟了一个月才开业,因为刚开门,很容易有些人带病过来,她现在有了身孕,自然要一切都小心为上。
就连筠姐儿也是不许出去见外人,她爹娘若出去做生意,回来必定要洗手换衣裳才能上来看孙女。
说来还真的巧,这次新开门,头一个上门的还是白娘子,她哥嫂回京述职,她便跟着回来了。说起来她比之前丰腴了不少。锦娘同她聊天才知道人家陆续生了两个儿子,如今肚子里又揣了一个,她忙笑着介绍道:“我们这里还有不少童衣,白娘子要不要看看?”
“不知作价几何?”
白娘子笑道。
锦娘忙介绍起来,“这一套红缎子绣团花的贵一些,两贯左右,这套折枝花湖蓝色的一贯三钱左右。”
白娘子这次倒是挺大方,童衣买了两套,她自个儿也买了一身衣裳,五贯钱眼睛都不眨就付了。钱放进匣子里后,锦娘突然很想吃草莓,特地让陈小郎给她买了一小筐草莓过来,她自己不敢多吃,只用描金的瓷盘装了一碟,其余的送了一些去蒋羡、爹娘、筠姐儿那里。
自己当家作主就是这点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又听陈小郎道:“娘子,您是不知道啊,这小筐草莓都是我抢了好半天才抢到的,一个个跟疯了似的买,多贵的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