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第76章(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很快到了蒋六老爷大婚的那日,蒋六老爷这把年纪自然也不敢大操大办,她们是晚辈,在次日才见到郑氏,郑氏生的白皙,鹅蛋脸庞,笑起来还挺和气的。

郑氏自然也是见到了蒋六老爷的两个儿子,她本人对蒋六老爷很满意,脾气温和,人生的很体面,有世家子弟的优雅在。

再见蒋晏谦谦君子,蒋羡玉树临风,他们年纪都已经大了还成婚了,就不好拉拢了。她也想通了,对早已成年的继子们,大家保持表面的和平就好。

将来百年之后,能有人送终就行。

但对儿媳妇们她却是极力拉拢,郑氏自小庶女出身,知晓女人的枕头风相当灵。

锦娘准备了一片抹额和一对荷包给这位继婆婆郑家,郑氏的嫁妆锦娘不知道有多少,但她还送了她们两房一房一箱尺头。

“多谢太太了。”

锦娘笑道。

郑氏见许氏端庄素雅,锦娘清灵妩媚,也并不摆长辈架子,反而说了不少亲近之语,本以为自己做的很好了。

但这些尺头许氏很嫌弃,因为都是一些旧料子。

锦娘倒是对蒋羡道:“看来郑家很珍惜这次结亲,你看这郑氏送的虽然并非时兴的料子,她又是进了庙里多年,手里哪里能有什么好东西,但这些都是好料子。”

她在周家的时候见过蒋氏为周家两位嫡女攒嫁妆,那可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攒起的。恐怕这些料子还是郑氏年少时积攒的,到如今郑家无力替她置办一份十分体面的嫁妆,故而都是拿以前的充门面。

蒋羡毕竟是男子,常常在外行走,如今又有妻有女,虽然觉得郑氏占了他娘的位置,可想着他爹也有人照顾,郑氏总比许氏这个儿媳妇强。

话说这郑氏一进门,她陪嫁了两个丫头和一房人,倒是把蒋六夫人曾经的老人打发出去。这倒也罢了,她对蒋六老爷顺从的很,和前面的六夫人完全不同。

蒋六夫人当年才貌都十分不错,如此才堪配宰相孙儿,但脾气大,非常有主见,她还顺遂的生了三子一女,她在世的时候,蒋六老爷只有听着的份儿。

郑氏知晓蒋六老爷早上爱吃蟹肉馒头,还亲手做蟹肉馒头,一改往日许氏朴素的习惯。

许氏急的直跳脚:“如今倒好了,这般大手大脚的,公爹土地的租子她也派人照管,这般大手大脚,只顾讨公公欢喜便大手大脚的耗用,咱们日后可怎么办呀?”

要知道公公现在有一百五十亩地,可不是一笔小收入呢。

葛妈妈道:“她上有六老爷撑腰,您还得忍忍。”

婆媳天然礼法上就不平等,根何况郑氏身后还有郑家,这可不是许家能够比拟的。许氏原本是把园子的赁钱公公的田租都放公中用,如此还有她陪嫁的两百亩地,日子省着点倒是过的很好,郑氏显然是想虎口夺食。

可她也无可奈何,甚至郑氏在蒋六老爷的支持之下还要管家,许氏自然不能让她如愿。

两边斗的结果如何,这已经不是锦娘可以关心的了,因为她新设计的鸡年小黄鸡童装已经定了十套了,筠姐儿穿在身上就是最大的活招牌。

锦娘和悯芝便在一起做童装,朱绣娘还是在绣喜被,大家都忙的热火朝天的。有事儿做,就有工钱发嘛,若是没生意了,可就没进项了。

做到一半,橘香端了麻饮过来,这是锦娘必喝的,为了乌发。

悯芝做完一套,正让阿盈熨烫,空隙问锦娘:“娘子的观音像绣的如何了?”

“绣的差不多了,但总觉得差一些神韵,到时候我得去绣巷请教。”

锦娘道。

悯芝担心道:“人家吃饭的手艺,哪里能指点您啊。”

这个锦娘倒是不担心,等她做了行首,到时候去请教就又不一样了,那时候有东西可以交换了。

中午锦娘和她爹娘一起吃饭,她娘就道:“咱们家得开始挂腊肉、做酱菜了。”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