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第54章(第6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她可不是无知妇孺,她父亲可是翰林,嫁过来时,丈夫还是宰相之孙,当时才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势。

又说锦娘等人已经到了仁王寺山脚下,罗玉娥正对魏雄道:“他们就在山脚的涂家分茶店,你别急匆匆的赶着过去,让人笑话。”

魏雄无语:“凭什么我被人笑话?”

“因为你长的黑乎乎的呗。”

罗玉娥觉得丈夫没自知之明。

锦娘没留心爹娘的口角官司,只深吸一口气,等阿盈下了车,摆了脚踏之后,盈盈走下车,罗玉娥自然上前问候,其实她二人又重新在吴家见过一面。

这是蒋羡头一次见到锦娘,虽说她的容貌我见犹怜,但眉宇间毫无一般女子的扭捏之态,落落大方的站定,看起来却清纯的不可方物,似乎走来的风都含香。

大人们特地留出空间在前面走着,二人相互见礼,锦娘可没想到竟然是蒋羡,她曾经在离开周家的最后一日见过他的,虽说惊鸿一瞥,但那样的容貌却很难让人忘怀。

锦娘不知道该问什么的时候,听蒋羡道:“五年前我本命年的时候,我母亲带我来过仁王寺,这里上去并不陡,他们寺里的斋饭中有一道干焖笋丝很好吃。”

五年前是他本命年,那他今年十七岁,比自己小三岁!

“既然你这么说,那等会儿我要一饱口福了。不知你平日这个时候都在做什么?”

锦娘问道。

蒋羡笑:“平日这个时候已经在读书了。”

既然是相亲,还是问清楚好,锦娘道:“是进士科还是明经?”

“好叫娘子知晓,是进士科,昨日还听业师的作了一首诗。”

蒋羡还缓缓把自己的诗词念了出来。

锦娘听诗词工整,又听里面有“藤黄”二字,倒是笑了:“我平日画画,倒是常用藤黄,咦,那里就是大叶藤黄树啊。”

蒋羡很惊讶:“这就是藤黄树啊。”

他还有些不好意思:“虽说我作诗的时候会用到,但实际并未见过,娘子是怎么认识出来的,我怎么看着像枇杷树。”

“是很像,但是又有不同……”锦娘介绍起来。

蒋羡一脸佩服道:“我听我母亲说娘子绣活很好,不曾想又通诗书,又博学。”

锦娘连忙道:“郎君谬赞了,我也只是恰好懂一些罢了,哪里称得上博学。”

她从穿越过来,几乎碰不到能说到一起的人,蒋羡算是一个,甚至还意犹未尽,很是投机。不对,锦娘失笑,哪来的一见如故,分明是人家一直在带着你聊天。

这小子厉害呀!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