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她又能怎么办呢?
难道真的等明年过了再回江陵吗?
不,绝不。
不时,就到了郊外,蒋氏几位儿媳妇正簇拥着老太太一起过去。这里说是宴集的场所,所以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更有那些挎篮子的小娘子和婆子在兜售各种食物。
周家人很少吃外头的东西,嫌不干净,并不买。锦娘倒是想买些来,只是她也不好脱离大部队,只能低着头跟着前面的陈娘子走着。路上,蒋氏见到了娘家人,一行人进去里屋去,锦娘她们就三三两两自由行动了,但也有陈娘子嘱咐不许她们走远,万一被人掳去就不好了。
别看天子脚下,又常常有严惩掠买妇女儿童之人,可是依旧有人买卖人口,防不胜防。
“您放心吧,我们就在附近走走,并不走远。”
锦娘道。
陈娘子不爱动弹,便挥挥手让她们去。
锦娘在附近走动一二,只觉得解了前些日子的疲乏,在转弯的地方见到了二房的朱小娘,她也认得自己,二人还聊上了。
“听说你们明年就做满就回乡了?”
朱小娘平日除了房中几个奴婢,也无人说话,好在现下和锦娘认得,也没有什么利益纠葛,都在外面倒是说起话来。
锦娘笑道:“是啊,今年做完,还有明年做满一年,等大姑娘出嫁,我们就可以回乡了。”
朱小娘见她虽然胖墩墩的,但口齿十分伶俐,忍不住心生喜欢:“真好,能跟你父母亲眷相聚,是我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随即,又问她:“你今年几岁了?”
“十五(虚岁)了。”
“那也到了说婆家的年纪了,你可得好好地睁大眼睛好好选,别害臊,一旦都听信媒人的,那就全完了。”
朱小娘微微叹了一口气。
锦娘当然也不好再问,她早就听说过媒人全靠一张嘴,死的都能说成活的,不知有多少男女因为某些无良媒人导致婚事不幸。可她现在还压根不会想到自己身上,因为她还没考虑到自己成婚的事情,其实如果把成婚生子从人的生活中去除,就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气氛有些沉闷,锦娘不由岔开话题:“我听说小娘你就是汴京本地人,你可知晓文绣院?”
朱小娘实在是个很聪明的人,她笑道:“这我当然知晓,你可是有意去考文绣院不成?”
“我只是打听一二,我在京里也没家。”
锦娘道。
朱小娘则道:“我给你出个招儿,因为我嫁进来这些年也很少和外头接触,你去找个经纪去问,举凡是哪里招工哪里缺人买宅子都可以找她们。”
锦娘一听恍然,心想真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每一个人都不能小瞧,从她们身上真的也可以促进自己成长。
她立马道谢:“小娘,多谢你。”
朱小娘一甩帕子:“小事一桩,更何况我也没有真的帮到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