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这边动作也不慢,立刻就开始处,不过没有撤军的意思,主要是担心这么一撤退,直接将疫病给一并带回去,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东汉对于疫病称不上陌生,尤其是看起来就是苍天不眷的东汉末年,大家其实没少跟疫病打交道,对于如何应对也有了一套流程。
但熟悉归熟悉,流程归流程,要说切实解决的可行办法,很遗憾,到目前为止仍然不存在。
要么就是简单粗暴的将所有染病的人集中起来干掉,要么就是带着几分仁义的将人集中隔离起来治疗,但说是治疗,放在百姓身上,就是喝点不知道掺了多少水稀释过的药物,纯粹看你自己能不能熬过来罢了。
等到染病的人差不多都死了或者硬挨过来了,这场疫病也差不多就结束了。
什么药到病除的药方,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发现,最多就是出点相关的方子罢了。
达官显贵或许还能有专门的医工根据情况变化用药,但更多普通百姓就纯粹大锅药,看自身体质与运气。
这是一件很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条件有限,医工有限,部分医工的水平也很有限。
个别的神医,并不能代表一个时代普遍的医疗情况。
这个时代比较权威的医学著作是《神农本草经》,但是绝大多数医工没有学习的机会,就算有学习的,也大多都学不全。
当初陆离学习的时候,还是系统给提供了比较齐全的学习资料,陆乔给的就是不齐全的。
陆离这种出身都是如此,更不用说其他医工了,很多就是家中口耳相传的,甚至有不少人学习的还是带着些许错误的医书。
当年刘宏倒是因为疫病的原因很是认真的培养了一批医工,但是洛阳一乱,不少人直接完蛋了。
后面曹操这边在陆离的建议下对于医工的培养也比较重视,但神医不是能够简单培养出来的,是需要天赋的。
不说神医,比较好一点的医工,也不是短期内能够迅速培养出来的。
所以这种重视培养出来的,大多就是一种流水线式样的,能够治疗简单疾病的医工。
但到底是认真培养过,这个时候算是有人可用,反观孙权那边,虽然情况相较而言要好一些,但医疗条件相较而言就要差一点了。
双方最开始所谓的相对差距,很快就被来势汹汹的疫病非常平等的抹除掉了。
接下来的流程几乎没什么区别,大规模的爆发,隔离,处,死亡,病痛……
陆离真切体会过疫病带来的折磨与绝望,哪怕已经隔了好多年,如今想起来依旧历历在目。
他是得到专门照顾的人,他是有最好的治疗条件的人,可依旧那般难熬,更不必说集中的百姓。
绝望是带着腐烂与腥臭的味道,而百姓对它有着足够敏锐的嗅觉。
很多消息是压不住的,也没有办法压,江夏出现疫病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半公开的消息,不过对于战争几乎没有太大妨碍,因为孙权那边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陆离可以保证,自己这边可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将感染了疫病的人往对方那边扔的事情。
底线这种东西对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人们而言,还是有点重要的,只要没有人打破,大家一般也都会选择遵守规矩。
就好像曹操不曾出现过屠城行为,其他势力的屠城行为较之原本历史上也少了许多。
毕竟曹操的屠城行为实在太过,可以说大大的打破了底线,以至于其他人再有类似行为,只要比不过对方,好像都成了一种战争中应用的手段,而不是要被大批特批的残暴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