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系统在三国》

第250章 各方情况(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对于曹昂的疑惑,陆离的回答很简单:“除了时运不济,他又有何不如人之处呢?”

而且现在看,对方的短板都已经补上了。

从结果来判断一个人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什么时候才能算是有结果呢,死亡才是盖棺定论的结果,甚至有些时候人死了、事都还没有掰扯清楚呢。

只要人还活着,那就一切皆有可能,大器成的人又不是没有存在过。

刘备如今的成就,可算不得结果。

不过防备刘备归防备刘备,实际情况是如今更应该防备的是孙权,因为江东那边已经打过来了。

对方选择攻打的地点是江夏,是的,就是江夏。

而如今驻守江夏的是编练水军的蔡瑁,对于这位,陆离实在不怎么放心。

事实上不只是陆离,曹操对于蔡瑁同样也没有那么放心。

他怎么也忘不了,对方是如何在形势大好,几乎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情况下,将刘备一行人与刘琦都给放跑的。

这第一印象先留下了一个不靠谱的印象,后面又还没有出现什么能够将第一印象补救回来的事情,如今他要是还能完全放心的让对方在江夏驻守,曹操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这份“心大”了。

曹操显然不是这么盲目相信的人,所以看似是蔡瑁独守江夏,实际上还有张辽在南边协防,吕布这边也随时都能去救一救。

这样一看的话,颇有种安排他一个人干活,还得配上两个擦屁股的人的既视感。

可这事反过来看,哪怕要配人帮着他处,还是安排他驻守江夏,那自然也是有原因在的,原因很简单——水兵。

而有关孙权那边为什么非要可着江夏使劲也很好解,一方面得到江夏的好处是大大的,不仅是地盘上的扩充,战略意义上也非常有利于他们沿江布防,切断曹操向南的管控,对荆州南边的郡县进行蚕食。

另一方面也跟如今的战局有关,得到江夏,可以助力孙权那边打通通往战场的路径,直接参与到这场争夺战之中,或许未必是要争夺汉中,但至少不会只能在一旁干看着。

不管是从当前局势,还是未来发展,江夏对于孙权那边而言可谓是军事必争之地。

而敌人最想要得到的,正是我们最需要守住的,对方得到江夏能有多少好处,他们失去江夏就会有多少坏处。

但陆离真的永远痛恨春耕时期开战的人,荆州有粮草储备不假,却也不足以支撑起这般情况下的多方作战,到了这个时候,后勤保证就不得不用上曹操更多地盘的储备了。

有关要跟荀彧那边联系的任务,被陆离毫不犹豫的交给了曹昂。

反正对方刚从那边过来,不存在任何陌生不是吗,而且他的身份本身也很具有代表性。

更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很好的立功机会,当然要帮着上司的儿子镀层金了。

陆离也是经历过经营名声的那个时代的,就连陆乔那般的人都能被安上个“欲离难离”的孝顺名声,曹昂这般实打实做事的得到功劳没有任何问题。

虽然曹操没有这般安排过,曹昂也没有表露过这方面的需求,有些要求或许没有明明白白提出来,但不代表不存在,聪明人要学会主动去做。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