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孙、刘警惕不已的曹操,如今正拉着他新得的人才讨论江夏。
虽然曹操的年龄可以说是庞统的两倍,可两人交流起来完全不存在什么代沟问题。
谁家聪明的谋士会跟明公存在代沟呢,别说差着二十来岁,便是差着四十来岁都不会有的。
陆离的五年计划是一年得荆州,两年灭孙刘,可很多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快,不说别的,眼看着他们跟孙权就要来上一场了。
江夏,就是争夺的第一战场。
双方谁抢先一步得到江夏,谁就能够占得先机。
孙权那边进攻江夏,是面对两重障碍的,一重是舟兵,一重是城池,前面他们是几次破了舟兵,最后被城池挡住,未能完成破城,故而僵持至今。
曹操这边不光是少了一重障碍,江夏本地也不是人人都想着要跟黄祖一起守到底的。
都看得出来曹操的强势,早投降未必能够被人高看一眼,但投降或许都看不到对方一眼。
你要说黄祖这边希望很大,完全没有问题,或许还需要思考一下。
但眼看着黄祖这边就是在撑时间罢了,输不过是早得事情,不过是输给曹操又或者是输给孙权的区别,没有半点希望,硬是跟对方在这里扛着能够得到什么?
况且在有些人看来,黄祖也未必能够扛到底。
你看那大公子带着一群人来了,目前就是一个被当吉祥物养着的状态,刘备一行人更是被隐隐防备着。
切实的冲突虽然还不曾发生,可是从这个状态来看,合作俨然也难以达成。
看似外援的存在,一个把握不住甚至可能要引起内讧。
外部的粮草支援眼看着是不可能有了,外部的人员支援更是不用说,江夏可以说被曹孙双方包围了。
比起孙权这个潜力股,曹操无疑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事实上此刻曹操就在跟庞统说起那些人明里暗里的投降,他其实是看不起这样的人的。
别看如今他是人人选择的存在,当年在官渡可完全不是这样的,当年他是人人不看好的存在,这种投降信不知道有多少从自己这边送往袁绍处。
要不是曹操看得足够严,亲征在前线不说,军队也大多掌握在自己人手中,说不定就是刘表那个下场呢。
此时此刻,自己成为了被投降的人,尽管这会给他提供许许多多的便利,更容易不战而屈人之兵,可曹操也真的警醒。
曹操感叹道:“胜败之分、强弱之别,或一战而已。”
庞统:“明公实无需多虑,黄祖如今进退两难之境,他与孙权有杀父之仇,与明公却无纠葛,必死之局与求生之路,当如何选并不艰难。”
而在这其中,更值得警惕的反而是如今在江夏没有掌握权力的刘备一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