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系统在三国》

第214章 汉臣绑架(第1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第214章“汉臣绑架”

吕布营中。

吕布手中拿着陆离送来的信,这封信他已经看完有一段时间了,甚至传给戏志才看过之后又回到了自己手中。

可很长一段时间,吕布没有做出任何反应,那模样看起来像是在质疑这份信的真假一般。

戏志才没看出这封信有什么作假的样子,不过考虑到吕布跟陆离共事过,或许他们之间有什么特殊的辨别方法?

戏志才问道:“大将军,可是这封信有何问题?”

信倒是没有什么问题,虽然不是陆离的字迹,也不是用陆离的名义写的,但这才是正确的,毕竟总要考虑到被截获的可能,陆离人还在荆州刘表那里待着呢。

况且行文习惯,用语说法与最开始定下的都是一样的。

尽管吕布还在沉思,但还是肯定了这封信的正确性:“信没有问题,应当确是伯安所写。”

戏志才不解:“那大将军这是?”

“可是在担忧伯安处境?”

吕布看了戏志才一眼,此刻对方眉宇之间透露出一种奇怪的机灵来,而这份机灵让戏志才忍不住眉心一跳。

按照戏志才对吕布的了解,对方这个时候八成在心里权衡,他到底算是曹操的人还是自己的人。

戏志才很是哭笑不得,非常想要提醒一句:奉先,你现在也是明公的人啊。

其实曹操这次给吕布的自主权还挺大的,唯一的束缚性要求,就是一定要跟陆离打好配合,主要是一定要听陆离那边的安排,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现在来看,吕布对于这一点倒是认真执行,就是执行的过程中似乎添加了不止一点点的来自自己的看法。

吕布面对戏志才的困惑,先是被说中心事般点了点头,又带着什么别样的思考摇了摇头。

对戏志才而言,跟吕布这样的人玩心眼是一件简单又困难的事情。

简单就简单在你大多时候都能精准判断对方的想法,困难则表现在对方偶尔灵机一动,实在是让人捉摸不清他的套路。

为了避免对方突然就走向了自己的奇怪节奏,戏志才道:“大将军若是心有顾虑,何妨直言。”

大家都是自己人,自己人不瞒自己人昂。

吕布放下手里的信:“志才或许不知,伯安他……”

吕布组织了一下措辞:“他为达目的,颇有几分不顾生死的剑走偏锋。”

当年在洛阳,吕布可是亲眼见到对方差点就在殿上跟拔剑的董卓打起来,那个时候他还是拉架人员之一来着。

吕布说的笃定,但以戏志才对陆离的观察,对方其实不像是那种不顾惜自己性命的人。

不过想想对方做的事情,确实又是这样的。

人本能的对于生存的渴望与努力是切实存在的,但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事情是比生命还要重要的,故而会有舍生取义的违背本能。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