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离也不准备否认自己说过的话:“旧日言语,不想明公竟然还记得,这些话便是放到今日,我仍不觉有错。”
曹操:“因为伯安这些言语,我曾经以为伯安会排斥兵事。”
陆离看着曹操:“明公以为的是对的,我曾经不喜兵事,此心至今未改。”
“正因如此,才要以兵事速结兵事,如此方可减少兵事,明公以为如何?”
曹操:“伯安可曾想过,频繁的兵事未必能够结束兵事,反而加重百姓苦难。”
陆离承认这种说法:“明公所言不无道。”
但是:“可若是姑息养奸、养虎为患,到时僵持不下,怕是要造就更为长久的苦难。”
在曹操开口之前,陆离抢先一步看着袁绍的坟墓感叹道:“今日与明公至此,见本初之墓,心中不免杂念丛生,若是当年本初于明公势弱之事便出手,或许也不会有今日。”
当着曹操的面说这种话——要是当年对方早对你动手,现在死的就是你了,谁听了不为陆离捏一把汗呢。
但是曹操知道对方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他在借着袁绍说曹操,袁绍没能在曹操势弱的时候出手,最后被对方打败。
而此时如果曹操不趁着其他人势弱的时候出手解决,日后也走上了袁绍的老路该当如何呢。
这般说辞倒是可以对上陆离之前解释的心急原因,他说自己担忧迟则生变、凭添麻烦。
可曹操直觉陆离是有所隐瞒的,他着急的原因或许与此有关,但绝对不仅是如此。
其实就算陆离有着各种隐瞒,对于曹操而言关系也不大,毕竟他才是做决定的那个,可偏偏他现在倒反天罡般的作为上司劝起了谋士。
一方面是因为陆离是谋士,却又不单单只是谋士。
另一方面,他看起来好似是在劝说陆离,可又何尝不是在劝说自己呢。
陆离看到曹操的探究,也没想着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糊弄过去,好的谎言要以更多的真话打底,好掩盖那微不足道却又至关重要的虚假。
陆离也是借着酒说出了那些清醒时刻不能说的话:“看到本初的下场,我总是忍不住想到明公。我怕明公会输,也怕自己寿数不久,难以陪到最后,不能见到一切的结局到底是好是坏。”
这番话如今说,哪怕他们都清楚彼此没有喝醉,可到底有酒可做遮掩,但要是清醒的时候说,一个谈崩了,那真的是半点回转的余地都没有。
不论里面积分真假分家,这番话能够被陆离这般说出来,委实称得上是掏心掏肺,真情流露了。
曹操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哪怕他今日走的剧本抢走了当年陆离的诸多戏份,可是最后一切好像还是如当年那般——陆离直言无忌,自己作为听众心里惊涛骇浪。
回来了,回来了,当年的感觉又回来了。
他能说什么呢,说自己绝对不会输?
上一个有着这种想法的,如今只能在地底下看着他们两个在自己坟前饮酒。
至于寿数,这种事情谁能说得准呢。
天子都不受上天眷顾,更不用说他们这般的人了,曹·这个时代的天命之子之一·操如此想到。
曹操:“伯安莫要说这般丧气之语,我不会叫你选错。”
更不会让你步袁术、袁绍昔日下属的后尘。
曹操清楚陆离选择自己之后背负了什么,昔日陆侍中之称是独一份的身份,是先帝偏爱的明证,是人尽皆知的天骄。
可是如今,有一部分人故意继续称呼他为“陆侍中”,完全就是在以此讽刺他背弃恩义、另投他人,可还记得当年为侍中之时,先帝给予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