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看向陆离:“伯安以为如何?”
陆离清楚对方不是要推卸责任,而是这俩人本就跟他关系最为紧密,也确实是由他出面处最为妥当。
陆离:“算算时日,明日他们便该到了,到时我去迎接便是。”
“弘农王之妻被陛下安置于园中,到时也可叫他们一家团聚。”
或许唐姬未必愿意这般不确定未来的一家团聚,但她能够平安的生活在许昌,本就是因弘农王之妻的身份,如今便是不愿意也只能愿意。
本来刘协听说曹操欲留邺城的消息便难有欢颜,想想看,当初董卓要是跟他长久“分居两地”,何来除贼复权之时,哪怕当时权力没有回到自己手中,但至少有了回到自己手中的可能。
现在,又听说何太后母子被送了过来,本就不好的心情越发雪上加霜。
虽然如果他们被曹操留在邺城,刘协不免要担忧对方会不会也搞废立之事,毕竟比起自己这位董卓借着大家都心里有数,实际上未曾落到实处的先帝心意立的天子,显然当初在士人簇拥下灵前继位的皇兄更为正统。
便是天子之位并非拿来随意废立的玩具,但是在见识多了不讲究规矩的人之后,刘协以为如今的情况称上一句礼崩乐坏也不为过。
而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便是废立之后再行废立,似乎也不是什么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对方何太后母子被送到许昌,刘协一边烦躁,一边又忍不住有点放心。
可是当得知陆离亲自前去迎接他们,哪怕刘协能够为这件事情找到无数个道与缘由,可心中还是不免不平。
说起来,他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消息灵通过了,还多亏了曹操有意长留邺城的消息传过来,让不少人都坐不住了。
而那些坐不住的人很有意思的一点就在于,他们是看起来心向自己的人。
有的人是看起来是,实际上也是,有的人则是不被选择,划到了看起来是的这群人里面,还有的人是不被选择,自己灰溜溜的跑来看起来是,好为自己挽尊。
在自己人如此鱼龙混杂的情况下,刘协无力地叹息,他悲哀的发现,自己之前对王允有过不满,可如今他连一个如同王允一般的人都找不出来。
想想自己这些年的颠沛流离、惶恐难安,自己跟皇兄相比,到底谁过得更好,还真的尚未可知。
陆离去接何太后母子,也没有忘记让人去通知唐姬。
东汉的男女大防或许没有那么重,但到底还是要注重一下的,陆离也没有邀请对方跟自己一起去接人,只是通知她去安置何太后母子的地方等待而已。
她之前一直住在陛下安排的院子里面,但是何太后母子回来,也跟着对方一起这般住的话,看起来就不免像是曹操有意怠慢了。
作为合格的下属,自然不能让老板莫名其妙的就背上坏名声。
荀彧早早就帮忙安排好了新的住处,不敢说世上最好,但至少不会比袁绍差。
一应待遇也都是比照着诸侯王待遇来的,当然了,因为天子受限于现实条件规格降了一些,所以这个诸侯王待遇也是跟着降了的。
毕竟本来身份就已经很尴尬了,这待遇上要是搞个持平甚至略高天子一筹,那不是给自己找事干吗。
当初将这俩人从洛阳接出来陆离是让石锤去做的,将他们安置在乐安郡之后,为了避免暴露,也因为不方便,陆离都没有再回去过。
后面他们被袁谭发现送去邺城之后,那就更不可能存在见面机会了。
算一算,大家也十多年不曾见过了。
曾经在宫中养尊处优的两人,脸上明显增添了来自岁月的镌刻,还不到而立之年的刘辩,看起来简直比陆离年岁还大上一轮。
虽然这其中也有陆离本人看起来比起真正的岁数要年轻不少的原因在,但是沧桑也是真的沧桑。
哪怕袁绍并没有对他们做过什么,可登高跌重的经历,在乐安郡为了生存进行的劳作,被发现后的提心吊胆,哪一样不折磨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