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谁懂啊,几年没回家,先是差点找不到墓地,接着家看起来好像不再是自己的家了。
陆离对于何太后母子的期待,仅仅只是他们能够平安活下去那就已经是生存能力强大了。你要说他们不仅活下来了,还能做大做强、再创辉煌,把这里给变成这样,陆离想破了脑袋,都很难相信他们有这个本事。
真要有那么大动静,都不用等袁谭上山发现,早早就被人察觉到不对劲了。
而且他们要是真要能做到这个,能力运气总是要有一样的,他们但凡有其中一样,也不用住到这里来。
何太后母子没有这个能力,有能力的曹田又不是这么高调的人,所以是袁谭自主的行为还是受到袁绍命令后干的?
虽然带着几分自作主张,陆离本人也早就不在这里居住了,但看着自己的家变得这般,陆离都忍不住畅想了一下,要是自己从小在这样的地方长大,或许就变不成如今的自己了。
环境对人的影响真的很重要,更进一步的话,如果自己从小活在陆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己是绝对不可能主动跑去种地的。
而且立场不同,真的也自有一套论能够支撑自己的立场坚定,陆离听过,只能说比起资本家也不逞多让了。
他们的论之一:虽然我剥削压榨土地兼并,但百姓没本事啊,土地在他们手里也保护不住,还不如给我呢,我还能给他们个干活让他们活下去的机会,多善良的人啊。
这都还算是善良的,还有的干脆就觉得他们不配拥有土地,死了就死了吧,这世上也不缺他一个。
或许是因为陆离已经成长为了现在这幅不跟世家一条心的模样,想到这种可能,不免带着几分排斥。
当然了,如果是被培养成世家立场的陆离见到如今的自己,可能也是诸多看不惯吧。
想想当年那个箱子里面书写的另一种可能,陆离对陆乔的某些怨气简直是又升又降。
将房门上的锁用曹田给的钥匙打开后,里面的布局看起来跟陆离记忆中倒是相差不大,但又能明显看到些许何太后母子生活的痕迹。
之前擦剑用掉了一块手帕,如今陆离又从袖中拿出了一块,麻利的给曹操出了一块干净地方:“劳烦明公稍等片刻。”
曹操看着陆离干活利索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会干活、常干活的人,他都不知道对方父亲怎么舍得对着自己儿子这么一张脸这般粗养。
对于陆离让自己稍等,曹操也无不可:“伯安且去忙,不必挂怀我。”
陆离点了点头,也没有墨迹,立刻朝着储物室走去,翻找出陆乔的剑后,看着上面与之前那把剑同出一路的纹路,又将剑放了回去。
接着他从另一边找出了几本书,拿着走了出去。
曹操看着陆离拿书出来,也不觉得对方为了书专门跑这一趟是什么没有必要的事情,这年头书才是最贵的东西呢,有的时候比命都贵。
不过其中一本书表皮上熟悉的字迹,倒是让曹操不由一愣:“这似乎是皇甫将军的字迹。”
陆离也不否认:“明公好眼力,确是皇甫将军当年所赠。”
这份礼可谓是礼重情义重,不过这里面到底是对小辈的看好更多,还是政治投资更多,谁又说的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