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人眼中某人死亡的受害者之一,陆离似乎在这件事情上挺有发言权的。
可实际上他便是真的就这种事情发言,真正想要发言的也不是刘宏的例子。当年所有人都觉得刘宏死的突然,唯独陆离是早早做好了准备。
对陆离而言,真正盛年并且天天开心却突然生病亡故的,分明是他亲爹。
那真的是说死便死,不给陆离留下丝毫挽留的余地。
推断出袁绍那边情况不好,对待敌人,讲究的就是一个趁你病、要你命。
不说别的,至少要给病人创造一个绝对不可能安心养病的环境吧。
想要达成这一点,还有什么比军事行动更加合适的呢。
军事活动的同时,再搭配上些许舆论手段,对于病人已经足够不友好了。
陆离清楚意识到自己现如今正在跟人谋划如何推动袁绍尽快死亡,他没有说什么我跟本初有交情,我做不来这种事情,在场跟袁本初有交情的可不止是他一人。
这世道就是如此的,异道而行,便不可避免要刀剑相向。
陆离不由想到了当年对方发下的誓言,他对于这种事情其实也信也不信。
袁绍会死在兵锋之下还是病榻之上不重要,早在对方战败之后,便是死局半定。
陆离如何想的不重要,甚至曹操如何想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局势便是如此,不可能放过他的。
————————————————————
邺城。
袁绍其实并没有病到难以起身,甚至他日常坐卧行走处事看起来与正常人无异。
可明明对方这般正常,所有人却又都清楚对方的病入膏肓。
头上越来越多的白发,难看的脸色,他的眼睛甚至都没有神采了。
越是距离近的人越是看得清楚,对方现在真的就是在强撑着一口气,不愿意让自己奋斗得来的一切尽数失去。
可实际上眼睛里面都没有光了,这心气也真的聚不起来了。
这一战打的实在是太伤筋动骨了,便是他们稳住成功抵抗了来自曹操一方的进一步蚕食,那也是扩张无望,只能守着固有地盘被动挨打的局势了。
倒也不是全无反转的可能,但没有心气真的太要命了。
失去心气的除了袁绍,底下的兵将同样如此,眼看着这一代不成了,明公看起来也活不久了,那可不得将目光投向下一代。
至于选择的下一代也不行怎么办?
行有行的计策,不行自然也有不行的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