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宫闱之事
陆离等人的信件不曾遭到敌军截获,成功到达了曹操手中。
虽然早在战前,有关胜负几何的分析与谋算就已经进行了好几波,但战场情况是时刻都有可能发生变化的,人的信心也不免随着战况发生改变。
后方的坚定支持,哪怕只是一封信,也足够给人提供许多的情绪价值。
陆离等人不曾隐瞒许昌的事情,从自己人嘴里知道此事,总好过从敌人口中听到,然后因为一无所知,连反驳都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人在面临一堆烦心事的时候知道还有别的烦心事,总不免烦上加烦,但如果有人跟你说不用担心这些新的烦心事,我们都会给你妥善解决,那感觉就不一样了。
这种来自后方的信件不仅对于曹操本人有着激励作用,对于麾下文武也是一样的,毕竟家小都在后方呢,后方一旦出了事情,可能会哀兵必胜,但更有可能发生的是军心涣散,士气瞬间垮了大半。
一般来说,战斗都是在敌人地盘比较好,毕竟战争打起来造成的破坏,那真的是谁被破坏谁心疼。
东汉虽然没有枪支弹药,但是几十万大军走上一圈,也足够让周围失去人烟了。
而且后续一个处不好,瘟疫对于半点不被老天喜欢的东汉而言,那是八成要出现的“老朋友”。
历史上对持地点在官渡,一方面是曹操为了自己这边运输粮草方便,增加敌方粮草补给的距离,另一方面也是双方实力差距大,被袁绍那边硬压过来,委实是退无可退了。
而如今地点选择在官渡,一方面是这个地方是真的关键,另一个方面也是跟粮草有关。
今年又是对付袁术,又是速讨张扬,现在还要对上袁绍,曹操这边的粮草是真的有点告急了。
地里种着的是庄稼,而非农神,是要遵循一点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的。
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庄稼都能被拿来支持战争的,百姓活着需要粮食,官员俸禄要有粮食,一些徭役需要粮食,其他地方的守备也需要粮食。
粮食是有限的,需要粮食的地方却是无限多。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响,不绝粮道”,萧何那含金量真的是杠杠的。
跟在这些书信后面到来的,也有荀彧安排着运送过来的一批粮草,但真的要打下去,这批粮草是远远不够的。
虽然双方都号称是几十万大军,但实际战斗兵力并没有那么多,袁绍那边大约十几万,而曹操这边则是五万左右。
这是实际士兵数量,还没有加上参与的民夫,不然这个数量还得翻番。
人数听起来似乎一点都不够唬人,但这些都是脱离了生产的战斗人员,他们不生产粮食,但他们是粮食的消耗大户。
人是消耗大户,马同样也不逞多让。
跟荀彧那边要处粮草相关相比,陆离都觉得自己处这点闲言碎语清闲的像是没有干活一般。
当然了,就是比喻一下,什么工作都有其困难之处,陆离的“清闲活”就遇到了不少阻碍。
真疯假疯不确定,但真的有点豁出去的董贵人是一位,护着对方的天子是一位,依旧没有停止言语传播的众人算很多位。
陆离看着被押送到自己面前来的宫人,对方在向外传信的时候被抓了个正着,而被一并抓到的帮着她向外传信的,正是北宫卫士令手下的一位军吏。
南宫是天子与朝臣朝会政之处,北宫则是天子及妃嫔寝居所在,被抓住的宫人是伺候那位董贵人的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