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涉及到一些品性上的东西,以及人性上的追求与向往。
谁不希望坚定选择自己的人,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呢。
被岳飞选择与被秦桧选择,赵构可能更喜欢后者,但他真的是非常极端且少数的个例。
因为这件事情刘协是主动要做什么的人,所以陆离来找刘协。
刘协并未因陆离意有所指的几句话就破防到开始自爆,他甚至反问陆离:“侍中当年能在董卓眼皮下将皇兄与太后带出,缘何不来见朕一眼?”
刘协自己其实也清楚这番话的无取闹,毕竟刘辩两人当时身边的人,跟他当时被投注的注视,那绝对是天上地下的,刘协是天上的那个。
他这话本也不是想要跟陆离掰扯当初的事情,而是想要提醒对方,他跟皇兄同是先帝子嗣。
你当初说父皇不曾对你托付后嗣之事,可既然你管了皇兄,总不能厚此薄彼吧。
更不用说侍中如今可是卫尉,本职工作便是守卫皇宫,而守卫皇宫守卫的难道是宫人吗,守卫的是朕这个天子。
因为这一点,曹操这个调职从某种角度来说,是真的非常符合刘协心意的。
再没有比由敌人推过来的助力,更让人得意了。
刘协第一次与人说起了刘宏当年的暗示:“父皇或许不曾对着侍中交托后嗣,但当年病前,确实与朕言说过要善待侍中的。”
帝王会对自己哪个孩子交托关于臣子的事情呢?
答案毋庸置疑,自然是要继承自己位置的那个孩子。
陆离:……
他表现出些许动容,又迅速收敛,微表情似乎能够写上一篇小作文,可实际内心是波澜不惊的。
要说先帝选择刘协为储君,陆离是相信的。
可要说刘宏对着刘协言说要善待自己,陆离反而不信。
不是不相信刘宏会安排自己,而是不相信刘宏会寄托于刘协安排自己。
按照刘协所说的时间点,那个时候刘宏就是生了点小病,心态主打的是相信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哪里有可能对着孩子交托臣子。
而如果在刘宏病重后,他就更不可能对刘协交托这事了,毕竟他当时都跟陆离说自己的孩子恐怕会重复自己当年的遭遇。
他或许不是多好的父亲,却也不至于对着自己可能自身难保的孩子交托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