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系统在三国》

第120章 法之根本(第1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第120章法之根本

从未来成就来看,刘备属于“远虑”,从目前距离来看,对方又算是“近忧”。

尽管因为曹操这次不曾屠城,对方没有经历过徐州那一遭,名声算不上特别大,但对方任平原相时爱民如子的名声还是有的,也算得上是知名贤才了。

这番袁绍大胜公孙瓒,他这个公孙瓒战队的人不免要被清算,辛辛苦苦好多年,一夜再回很久前,刘备对此虽然称不上习惯,但总有种相似的情况还会重复好多次的预感。

此次前来许昌,也是看到了曹操的招贤令,再加上天子如今落户在这里,遂来寻找机会施展抱负。

可惜别管陆离如何针对刘备进行头脑风暴,如今大家主要讨论的还是袁绍、袁术,以及张绣。

不论是跟袁绍合作还是自己单独行动,曹操其实已经击败过袁术好几次了。

可就算是如此,在排列强弱的时候,袁术依旧是稳稳当当排在张绣前面的,至于袁绍,那自然是稳稳当当排在袁术前面,甚至是排在曹操前面。

这个排序任谁都挑不出毛病,可惜战争胜败从来不会只单纯看数据,谁能想到历史上排名垫底的反而给了曹操重重一击呢。

又或者说,是曹操的骄傲自满给了他自己重重一击。

三国是真的火啊,哪怕不详细了解,都能从一个梗里面将大致情况推断个七七八八。

对于这三位的应对,或许细节上存在差别,但大体上是相似的,如无意外就是先张绣,再袁术,最后袁绍。

而如果有意外,比如说有某一方势力先对着他们动手了,那自然也不会刻板的非要按照这个顺序来。

不过一般来说是不会有意外的,张绣那边依托刘表,且还有杀叔之仇在那里,一共就一个宛城,底子是真的薄。

袁绍那边刚刚结束了跟公孙瓒几年的对峙,正在消化接收胜利成果的修养阶段。

至于袁术,对方好像在鬼鬼祟祟地搞一些比较见不得人的东西。

又或者可以将其称之为,称帝预备备。

在跟袁绍就对方不听昔日使臣调解,硬生生跟跟公孙瓒打了这么多年的问题上反复拉扯之后,属于曹操的大将军之位给了对方,曹操退了一步成为了司空。

要说不在意这些名份上的东西,那绝对是骗人的,不过在意也丝毫不影响曹操觉得应当先行征讨张绣。

之前对方只是去征讨张绣的叔父,陆离都忍不住想要叨叨几句,现在是要征讨张绣本人了,陆离实在很难不紧张。

贾诩之前帮着刘协跟胡人谈判,在对方东归路上好生刷了一波名望后,就借着母亲去世推辞了刘协的任命,成功跳出了中央这个不确定旋涡之中。

如今,正在张绣帐下效力。

贾文和,这人可一点都不人如其名。

议事时,陆离的一言不发引来了不少人的注目。

而他也没有一直将沉默保持到最后,对于先后顺序他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袁绍是个好面子且有仪式感的人,换言之,他是可以用手段拖住的。

不过万事无绝对,他能够被拖住,他麾下的谋士却并不一定也是如此。

陆离在关于张绣的事情上提了一嘴贾诩的存在,而关乎袁绍,那可说的就多了:“袁本初帐下人多计杂,他又时常难有果断,上位犹疑,不免造就下位各有谋划,我上次去已见其中隐有不睦之态,利益争夺之下未必能合一心,可借此施之以策,应有效果。”

“谋臣之间如此,上下之间亦然。比如其帐下田元皓,于袁本初而言,其地位性格正合项羽范增之例。”

说白了,挑拨离间呗。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