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个过程中,系统提供了不少的帮助,比如说相关文献记载。
很多时候不是官员不愿意下功夫去了解学习,而是确实没有那个条件,知识在这个时代是很珍贵的东西,不是你想学就能学得到的。
从这方面来说,系统也算是给他开了一把挂。
至少这次曹操等人去迎奉天子的过程中,通传、拜礼,甚至是迈几步,皆是有据可依,没有出现任何失礼的地方,让不少暗中观望的人都失望不已。
平常时候皇帝但凡不是有心为难,都不会刻意计较,甚至你真的不会,也有侍中等官员在一旁进行引导。
无奈如今特殊情况,陛下身旁的侍中也一言不发,也幸好他们这边提前准备了,不然如何还真不好说。
按照礼数拜见过天子之后,将携带的物资尽数奉上,也不免要提及接下来的安置问题。
洛阳是肉眼可见的不合适,不说蝗灾肆虐后的惨状,就说之前董卓的一把火,直接将之前洛阳作为都城的军事防御布置给毁了个干净。
现在的洛阳都不是易攻难守的问题,它是守都没得可守,可称之为一马平川,任敌来去。
亲眼回来见证过一把的刘协没有坚持要留在洛阳,这次“还于旧都”带来的政治激励意义与此刻的狼狈情况一结合,很难说是赚了还是赔了。
离开了李傕郭汜,又迎来了曹操,也很难说是更好还是更坏。
此刻面对难得手握重兵却还对着自己守礼有度的曹操,刘协自然是一番嘉奖甚至官职给予的。
左右对方真有不臣之心,到时候这官职还是得“给出去”。
已经经历过几次这种事情的刘协很清楚,与其到时候被人逼着给,不得不给,倒不如自己主动给了,还显得有几分施恩于人、知人善任的架势,让对方不好立刻撕破脸。
封赏之事,要么就如刘邦那般,先封赏一个实在不喜欢的打底,让大家心里有数。
要么就是如刘协这般,先把领头人给封赏了,好让对方带着手下的人积极干活。
至于后面的事情,自然是等到一切都落实之后再具体进行。
眼看着这次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陆离还觉得这是属于曹操这个气运之子的好运气。
结果没过多久,不顺利的磕绊就应到自己这里来了。
很好,老天在不喜欢东汉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不喜欢他。
这事说起来也简单,不过是侍中之位的老调重弹。
可问题就出在刘协不是对着陆离再次征召,而是对着曹操提起了这件事情。
虽然说他直接征召曹操的人也算不得什么明媚操作,但现在这样对着曹操一提,就莫名奇妙有点特殊意义的感觉在里面了。
尤其是搭配上陆侍中跟先帝那份关系,这事情更加微妙了几分。
再再搭配上这个时机,地狱且有点搭边却又不完全恰当比喻的话,莫名有点丁原儿子问董卓要吕布的感觉。
吕布:?
曹操在听到刘协跟自己说这事后,他自觉自己好不容易跟陆离回到交心状态,不可能在这里像是个人口贩子一般,大包大揽的代替对方回答或者拒绝,只是对刘协说:“此事全看伯安而已,非臣可一言定之。”
这话好像是在肯定陆离的自主性,又好像在否定陆离的归属性。
在曹操回来将这个消息告知陆离之前,陆离已经得到消息了,他不止是得到了这个消息,还得知了在与曹操说这事之前,刘协见到的人是董承。
说起来,要不是因为他们一群人在跟李傕郭汜以及胡人大乱斗之下,己部兵马损失了个七七八八,曹操这次还真不一定能够成功将天子迎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