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次来袁绍这里,看起来感动了这个又触动了那个,还接了一堆谈判与试探任务,可实际上陆离也不是全然没有私心的。
这私心与袁绍无关,与刘协有关。
聪明人都能看得出来,迎奉天子的时机已然近在眼前,可陆离不愿再去当那个前往游说的人。
他跟刘宏一家子的关系已经牵扯的太深了,如今曹操还把自己当做汉臣,自然是没什么问题。
可若是他有朝一日心态变了呢?
陆离这次选择来袁绍这里,其实就存了避一避“风头”的想法。
因为他跟袁绍之间的不睦同样出名,这个决定倒也确实起到了不小的转移视线的效果。
在说完蝗灾问题之后,还不等陆离说什么,在一定程度上看出了陆离i人本质的袁绍,主动cue起了话题:“我闻伯安去年前往长安拜见陛下,前不久刚从长安回来,不知如今陛下如何?”
对于对方主动cue话题,这也属于俩人的惯常相处模式之一,陆离没有太过惊讶,最多就是觉得对方哪怕如今身份不同,可还是一如既往,赞一句初心未改而已。
但底下其他人就不这么想了,明公,你要是被威胁了你就眨眨眼。
他前面还跟你说“勿谓言之不预”,现在才过去了不到一刻钟,你就这样宽容的将他原谅了?
嘶——
这事,就很难评。
看着这俩人一个面上稳稳,姿态较之以往却在放低,一个面上淡淡,实际上却在不自觉骄矜。
众人想想自己当初还觉得这白月光会见光死,可实际情况呢,感情小丑竟是我自己。
他们看向陆离的眼神变了:之前官宦都说你是狐狸精,我们还不相信,觉得他们是败犬的狂吠。现在看来他们虽然不是东西,但在这件事情上还真的没有说谎冤枉你啊。
不同于其他人的惊讶点,陆离惊讶的是对方竟然会对他问起刘协的事情。
陆离清楚袁绍对刘协的态度其实从一开始就不怎么看得上,毕竟当年他是跟何进一起推刘辩上位的,后面董卓言及废立的时候,他也是竭力反对。
甚至大家联合讨伐董卓的时候,对方都想要玩一手换个皇帝。
哪怕刘虞当时拒绝三连,都差点没拦住袁绍的强人所难。
而他们两人之间的决裂,这件事情在其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陆离看向袁绍:“董卓虽死,除恶却未尽,朝中仍有奸佞,便是上天庇佑,陛下又如何能够称好。”
袁绍意有所指导:“到底陛下年少,纵然提前加元服,亦难亲政,以至于大权旁落,祸患繁多,此实为我大汉风雨飘摇之祸根。”
这话听起来有点不臣之心,但也可以解为在期盼陛下长大亲政。
陆离笑道:“袁州牧此言差矣,陛下固然年少,可少年总有长成之日,纵然几经流离,到底本心未改,君不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有苦在先,加以磨砺,方成大器。”
事实上要不是陆离还有点礼貌,不想拿着已经死去的人说事,这个时候拿出对方曾经想要立的刘虞来说事,绝对能够将袁绍堵个半死。
毕竟陛下年少,几番在奸佞手中挣扎,但现在还活的好好的呢。
反观本初兄你之前想要选择的刘虞,他倒是老大不小的一个成年人了,现在都已经埋到地里去了,杀他的人还正是如今跟你战个不停的公孙瓒。
本初兄,这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