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伯安无需如此,冀州牧乃是知晓大义之人。”
所以真的不用去……吧?
陆离会主动揽活还真的不完全是在意曹操,主要是对方都这么励志热血了,他是有点被感染到的。
而且这事到底是他提出来的,什么都不做的话,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真比较起来,去袁绍那里的危险性是最低的。
不提他跟对方之间的恩怨,目前袁绍与曹操还是一个同盟关系,而且袁绍那边解决了黑山贼、大胜了公孙瓒,从兖州到对方那里路上也相对比较安全。
而且若是没有这事,曹操也是准备让人去袁绍那里的,一来试探对方对于迎奉天子的态度,二来就是巩固一下同盟关系。
陆离:“我知明公好意,只是此事与我而言并无勉强,明公因信我而担此风险,我亦不愿有负明公。”
————————————————————
邺城。
因为事情紧急,陆离这边没有任何耽误,带着人手与曹操的书信就立刻启程赶往冀州。
在他进入冀州的那一刻,袁绍便得到了消息。
他这边因为大胜公孙瓒而摆上的酒席还不曾撤下,听闻这个消息可谓是且喜且忧。
底下的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彼此交换着眼神——明公心心念念的白月光来喽。
刚听到消息时,他们明公是一会儿笑,一会儿愁,看起来感情充沛的提笔就能写上几首闺怨诗。
而在陆离进入邺城之后,他们明公更是就差一秒八百个小动作,对着酒樽照镜子,一会想要站起来、实际上又坐的稳稳的。
可谓是将喜怒形于色展现的淋漓尽致。
好了好了,知道你的老相好要来,但现在对方已经是别人的人了,明公你体面点吧。
实际上袁绍已经很克制了,大体也是一个稳坐状态的,只是架不住底下一群人都不是什么笨蛋,不少人察言观色技能点到近乎满值。
大家都在想他们明公到底会不会出去迎人,而他们明公也从不让人失望,一直稳坐到人家进来,却又在人家出现在自己视线之内后,起身上前做迎接状。
这到底算是迎(赢)了,还是没迎(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