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的天人感应的天灾人祸是对着臣子去的,不然怎么一出事都是朝中重臣被罢免呢。
李傕能够那么积极处灾民问题,跟这个也不无关系。
做贼的,心都虚。
而且他这个心虚还不是一般的心虚,陆离在信中隐约提了一下,李傕怕是暗中筹备了什么实际行动,只是目前看暂时被这两场地震给吓回去了。
虽然对方也是个战场上血雨腥风过的将军,但一点也不妨碍对方迷信啊。
曹操与荀彧都看懂了陆离的暗示,陆离不仅暗示了李傕存在暗中筹备,还表示这筹备大概率还是瞒着郭汜的。
这其实并不令人意外,之前不团结就是死的时候,两人自然是互相交付后背的存在,可现在一切太平了,两人的关系也就那样了。
再者说,“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有些事情想要做的话自该如此。
不过倒是没想到陆离会在李傕郭汜之间来上一场沉默的挑拨,以前陆离不能说不擅长这方面,他时常会有神来一笔,但奇招多有的时候也是跟不稳定挂钩的。
现在,比起之前的出奇制胜,倒是颇有几分大巧不工、举重若轻的感觉了。
说完了信,曹操不由重重叹了一口气。
荀彧都不用对方多说,立刻就明白了对方到底在叹什么。
不就是担心陆离会留在长安不回来了吗,毕竟天子赠玉,此情此景对于陆离而言如此能够不动容呢。
换成别的事情,荀彧还能帮忙分析一二,但这事是真的不好说啊。
荀彧:“明公勿忧,伯安素来豁达明朗,当真主意有变,自会直言。”
曹操真的有被这话噎到,文若啊,真心的还是故意的,安慰的很好,下次别安慰了。
郭嘉来曹操这里听说了这件事情后,却是给出了与荀彧完全不同的反应。
他带着几分揶揄道:“我还以为明公对此早有预料,不想竟非如此。”
曹操也不恼:“奉孝有何教我?”
郭嘉不答反问:“明公既有迎奉天子之意,可曾想过到时要如何安置伯安吗?”
这个问题倒是把曹操给问住了。
他之前是想过的,但现在并不准备实行之前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