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吕布去留
收到来自吕布的来信,陆离个人都是懵的。
万万没想到这“砸在手里推销不出去的”,会被弄到自己这里来让帮忙介绍对象。
我难道是什么没良心的红娘吗,还要牵这种线?
况且吕布这所谓的“虽有行差踏错,到底迷途知返,为国诛贼”,这里面的春秋笔法未免太过了些,你怕不是忘了当初是谁帮着董卓挖掘皇陵的了吧。
不是吧,你这年纪虽然算不上小,也没有老到不记事的程度啊。
陆离提笔就要回信拒绝,可笔还未曾落下,立刻意识到了不对。
这事的重点是自己愿不愿意当中间人吗?
这件事的重点是对方想要投曹操。
万一他这边拒绝了,曹操那边却是想要的呢?
吕布的武力值有几个不眼馋的,尽管放在身边就像是不定时炸弹,可若是放出去对付别人,未必不是一把好刀。
原本要写给吕布的拒绝信改为“容我思量一二”,而相关情况则是在另一封信件中写明发往曹操处。
——明公啊,有位随时可能噶人的猛将想要投靠你,要不?
此刻曹操已经带兵进入徐州,正一路朝着彭城攻去,突然接到陆离的来信,说是吕布有意来投。
曹操将这事与众人分说,赞同者有,反对者更多。
反对原因虽然各有不同,但本质上与陆离劝说张邈时说的一致——丁建阳、董仲颖之前鉴,不可不防啊。
而赞同者,有人看重吕布本身的实力,也有人看重他如今代表的某种“大义”。
虽然对方的名声是真的不好听,可现在对方也确实带着为国除贼的“英雄光环”。
曹操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郭嘉,问:“奉孝以为如何?”
郭嘉拱手回道:“明公与众人所虑,无非是那吕奉先无忠心、易噬人,放于身侧恐有流血五步之患,可又实在爱其勇猛,不忍舍弃。”
“放于身侧不成,可若是指派于外,需要担心其刀刃锋利的,便该是敌人了。”
戏志才好似不同意的反问道:“可温侯素来耳根偏软,易受人蛊惑,又常有冲动之举,若指派于外,固然不必担心自身之安危,但要如何保证对方听命不叛?”
这年头你接纳了一名猛将,是要给人家待遇的,最显而易见、必不可少的就是粮草、士兵。
吕布与袁绍闹掰了的一大原因,不就是对方不愿意给他增兵吗。
而这些东西如果给出去了,最后对方却背叛了你带着东西跑了,这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嘛。
郭嘉道:“温侯素来确实是易受人蛊惑,耳根偏软,可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在对方身边安排好去吹耳边风的人,而给对方的兵卒,也可选择难叛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