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俩人就轰轰烈烈的搞出了讨董联盟。
虽然最后的结果是堪称惨谈,甚至那俩人都从相谈甚欢变为相看两厌,但这里面袁绍可没少得到好处。
远了不说,就看因为对方跑去郑玄那里,所少人闻名而至,这要是来到了自己的徐州……
都不说还能吸引来谁,就说如今正跟着郑玄学习的人,哪怕成材率只有百分之一,那也得是十几位人才呢。
这但凡大汉还好,自己这文治政绩那不是分分钟上涨。
可如果大汉还好,那陆侍中也不可能离开洛阳不是。
陶谦有一瞬间陷入了命运的奇妙莫测之中,但转瞬他就开始思考伴随着馅饼而来的隐藏代价。
不说别的,要如何对待这位陆侍中呢?
慢待那肯定是不行的,这传出去还怎么做人呢。
就算不说名声上的损失,他们之前又不存在什么过节,做什么要莫名其妙的去为难人家。
而不慢待,厚待要如何厚待呢?
这种礼节上的东西,不计较什么都是无伤大雅,但凡计较一点,这事情分分钟就大条了。
作为一州刺史,本不该对一位白身如此礼重的,可凡事都有特殊情况在嘛。
现在虽然大汉朝廷看起来仍然在,在地方上已经开始呈现一种乱世割据之态了,但凡让人找到个什么大义借口,这斗争分分钟到来。
可以说但凡陆离在自己这里出了点什么事情,或者对方说点什么他陶谦有别样想法的话,才没有人在意这事是真是假,大家只会欣喜于遇到了可供自己扩充的地盘。
这样一想,陆离委实像颗炸弹。
但换言之,要是有人不讲规矩就是动手,而陆离愿意站出来说点对方的坏话,这意义瞬间就又变了。
可供大家扩充地盘的存在变成了敌人的,这岂不是美滋滋。
陶谦不是个喜欢异想天开的人,他也不求后者,只要不变成前者就足够了。
但不管以后会怎样,对方现在愿意来徐州,本身就是一种对他治一方的认可,他的徐州可是成功将黄巾拒之门外,哪里像那个青州。
青州啊青州,在有关黄巾的事情上,大家都不看好你,你也确实没出息。
陶谦不仅一封信回了过去,还专门派人前去接应。
至于他自己,他自己得在心里排练排练。
虽然之前联合讨伐董卓的时候不是没有见过,但那种见面跟这种见面怎么可能一样。
这就好像你跟你们学校的校花,每周一升国旗都站在同一个操场上,班级挨得近还能看到对方,但这能跟对方专门来见你相比吗。
陶谦做足了见面的准备,然而在见到陆离之前,他先见到了一位带着来自长安的征辟文书而来的天使。
别误会,征辟的不是他,而是陆离。
至于为什么征辟对方的文书会发到他这里来,原因也很简单,一开始这文书是发往青州的,只是那里黄巾乱起不说,对方刚到那里就听说陆离跟着郑玄要一起来徐州。
为了防止路上错过,天使干脆一步到位直接来徐州了。
文书内容对方也不藏着掖着,天子夜梦先帝,甚为感怀,特复征陆伯安为侍中,一应待遇与对方离开之前是一样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