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候之后袁绍没有久留,他事情还挺多的,不说各方协调,就说粮草以及各种后勤分配就是一个大问题。
很多扯皮的事情你一锤定音、干净利落的定下来了还好说,你要是跟别人扯出一个开头,让人意识到这事有的扯,那真的是扯都扯不完。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陆离将一切提前了,导致很多人压根没准备好就匆忙赶来,反正大家看起来都手忙脚乱的。
第一天袁绍在交际。
第二天袁绍在扯皮。
第三天,袁绍开上宴会了。
好家伙,但凡这群人的粮草是朝廷出的,陆离非要参他们一本公款吃喝不成。
说好了要救大汉,杀董卓,恢复正统,清君侧呢,你们这是要跟我做戏还是在等什么别的东西?
这天一天天的开始冷了,再等下去大家干脆一起过个年,过完再说打仗的事情吧。
陆离用探究的目光看向袁绍,结果实际上什么特殊原因都不存在,单纯就是真的在各种扯皮,以及袁绍的好谋少断初现端倪而已。
发现这个原因后,陆离私下找到对方催了一催:“行军之事,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何在这里拖延起来,自耗优势?”
况且你可是皇天后土的拿自己的命跟我发过誓,就算真的要忘,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忘了吧。
虽然你也称不上是年纪轻轻的人了,比你年纪小的刘宏都被埋了快半年了,但你这个岁数怎么也不应该健忘症发作呀。
袁绍自己发过的毒誓或许不一定真的照做,甚至不一定真信,却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忘了。
而他未来虽然以多谋少断闻名于世,但这个时候他麾下的人还不算多,谋略相对的也没有多少,倒也就没有那么难断了。
他也清楚陆离说的很有道,被催了一把后,袁绍迅速加快了动作。
到底是四世三公袁氏子弟,奋斗阶段的袁绍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不再扯皮的他迅速将各种事情都安排了下去。
抛开开头那些扯皮不看,他们现在倒还真是有几分万众一心,誓取董卓,匡扶汉室的架势。
洛阳那边得到消息后,瞬间就是一片哗然。
虽然绝大多数人心里都恨不得那群人神兵天降,昨天出征,今天就到达洛阳。
但如今他们不是还没有到吗,所以倒是没有人在董卓面前表现出什么欢欣鼓舞的架势。
董卓对此不可谓不怒,他气道:“我就说当初就该一剑杀了那个陆伯安。”
不过他也就是发泄发泄,倒没有随机找个人宰了出气的想法。
毕竟当初虽然是有人拦着,可实际上就算没人拦着,他心里也是明白不好杀了对方的。
可以说那些阻拦自己的人,从某角度来说是给他递了走下来的台阶。
李儒思索片刻后:“明公,之前那陆伯安面对御史列罪之时,可是说过先帝嘱托再无他事,这一点朝中众臣尽知。”
“如今他又借先帝之名聚众,如何能称之为名正言顺。”
事实上他说的对也不对,毕竟这个问题陆离也早就找好说法解释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