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于陆离如今的沉默是相当不满意的,人嘛,一旦成功了心态就也跟着变了,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也截然不同了。
他现在认为陆离不站出来为新帝背书,不来找自己表态,这就是有些不识抬举的表现。
这一点跟对方接触较多的袁绍最为清楚,而荀攸虽然刚来洛阳没多久,却也从一些细枝末节中看出些许。
对于何进这番做派,荀攸是看不上的,但是陆离若是要跟对方硬碰硬,还真的不一定能碰的过。
从某种角度来看,对方如果不想掺和,如今的保持沉默反而是一种相对稳妥的选择。
在这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的戚宦争斗中,已经出现第一位出局者了,而出局者也不是别人,正是宦官中掌握军权较多的蹇硕。
而很荒唐的一点在于,对方的出局真要详细说的话,是外戚宦官双方同时出力达成的结果。
也可以说,对方将自己混成了两方都不待见的存在,然后被双方一起出手办掉了。
外戚看他不顺眼其实很好解,不说戚宦之间的争权,就拿私人恩怨来说事。
当初何进可是差点就被对方骗过去噶了,这要能将对方看顺眼那才有鬼了呢。
可同为宦官,蹇硕还是掌握着兵权的宦官,他是怎么让张让他们看不顺眼的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虽然他当初在先帝灵前面对刘辩继位保持了沉默,但后面还有那么些贼心不死的架势,颇为蠢蠢欲动。
这在宦官们正努力讨好新帝的情况下简直不要太扎眼,这要是被新帝与太后知道了,误会他们体的立场,这不就是想让他们死吗。
况且大家跟先帝之间都是在互相利用而已,你表现好像要士为知己者死是哪一出,不觉得自己太格格不入了吗,你再衷心难不成还能进老刘家的坟吗。
而且你在何进那里拉了那么多仇恨,办了你说不定还能暂时和解一下。
宦官与外戚看起来势如水火,但有的时候也是可以联合一下的。
再者说,郭胜当初拿出来讲的恩情也不是假的,要知道光和四年何皇后毒杀了刘协的母亲王美人后,差一点就被愤怒的刘宏给废了,还是郭胜帮了忙呢。
反正别管怎样,先办了蹇硕就对了!
于是,蹇硕猝。
而现在外戚与宦官的战斗情况是这样的:握有军权的蹇硕已经被办掉了,但是宦官们靠着如今的“柔弱无助”以及能言善辩靠上了太后,本该跟何大将军兄妹一心,实际上几乎没怎么兄妹一心过的太后现在实际上是偏向宦官的。
如果这个时候先帝宠臣能够站出来发言一下,真的是能够堵得太后哑口无言的。
毕竟虽然他们一个是太后,一位只是侍中,但两人中到底哪个更被先帝亲近这是众人皆知的。
荀攸作为士人对宦官是绝对不存在任何好感的,而就他观察陆离的态度,这种事情倒也不是绝对不能谈。
可就算要谈,荀攸也不准备在这次会面中谈。
前面温情脉脉的关切了半天,后面突然说起了政治目的,就显得前面的所谓情谊充满目的性,带着种图穷匕见前的诱惑与麻痹。
虽然荀攸跟陆离没有多少真切的情谊,血缘是能够将人联系在一起不假,却也没有神奇到只是拥有血缘关系就能自动产生情谊。
荀绲与陆离的情谊,带着长辈之间情谊的爱屋及乌,加上后面几年通信的情感交流延续。
荀攸虽然没有情谊,但也不想用自己的政治目的去让陆离误会荀绲的这份情谊。
又不是一生只能见一面,留到下一次以自己的名义来单独谈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