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资本论》也有提到,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
资本论的这句话,其实就是世界,亦或者说人性的底层逻辑。
只要利润足够大,有的是人甘愿打破规则。
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年,也不是身份证上的年龄,而是什么时候能明白,“只要你能承担起后果,你就可以做任何事”这句话的含义。
这也是社会与校园,学生和社畜最大的区别。
……
409课室。
《微观经济学》课堂。
已经头发灰白,戴着副呆板黑框眼镜的授课老师陈家发正孜孜不倦,与学生们复习基础知识。
这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个体经济单位,如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
因为市场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只有了解个体的经济行为和相互关系,才能更好的了解市场。
这就有点类似于研究人体细胞,只有了解人体细胞的具体作用,才能更好的了解人类本身。
陈家发轻点鼠标,投影仪画面出现了需求曲线数据和需求表,他看了眼屏幕说道:
“如图所示,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函数为Qd=a-β。P,其中a和β为常数,且a、β>0,该函数对应的需求曲线为一条直线。”
“我们再来看需求表。”
“当商品价格是1元,对应需求是700,价格是2元,对应需求是600,价格是3元的时候,对应需求下滑到了500。”
说到这,他看了眼教室里的学生,询问道:“这在大一上学期就学过,有谁可以告诉我这款商品的需求定理?”
何婧余光瞥了眼张扬,见对方还在敲打他的笔记本电脑,她开口回答问题道:
“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则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这款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说明该商品不是日用必需品或有替代,价格的上涨,对应了需求的下降。”
“没错!”
陈家发赞赏地看了何婧一眼,继续说道:“在单一商品可替代或可取缔的情况下,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量呈反方向下滑。”
话刚说完,他又话锋一转,提问道:“如果单一商品价格上涨,需求却不减反增,做为投资学专业的你们应该怎么做?”
“囤积!”
王六率先回答。
“为什么?”陈家发追问。
“商品价格上涨,市场需求异常增加,这就意味着它具有不可替代性,出现此类情况可能是供应链出现了问题,但也不排除外在因素,如战争、天灾导致。”
王六停顿了半秒,继续说道:“无论哪种情况,只要确认是日常必备物资,囤积是不亏的。”
“如果是市场炒作行为呢?”
何婧语气平静,举例论证道:“2003年非典初期,市场就传出了“加碘盐可防非典”的谣言,这不仅推动盐价的异常上涨,还形成全国性抢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