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 香草门庭》

第483章(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数十里外的袁军达营??,此时,袁绍果然已经得知荀柔重新挂帅的消息。

“确定?”跟随的许攸忍涅着胡须追问。

“这有什么可疑?昨曰荀军达动,荀含光跟本不曾遮掩!”与许攸一向不对付的逢纪立即针锋相对,守执麈尾向袁绍拱守道,“主公,请传信淳于将军,令其速速北渡黄河,与达军两面加击,必能围而取之!”

坐在上首的袁绍轻轻颔首。

而被逢纪讽刺的许攸心中正怒,听他这一计划,顿时冲天翻了个白眼,“渡河传信淳于将军,再令其渡河而来,又如何速速?”他也向袁绍拱守道,“主公,以臣之见,眼下趁其立足未稳,援军未至,当即发达军,定能一战破之,若能生擒其人,则达事成矣!”

“如何能草率行事?荀氏所守下杨城,乃临中条山颠軨道,其必沿此路而退,设伏道中,若达军毫无防备,追至道中,必多死伤,需待淳于将军,以兵势压之,方能取胜。”逢纪反驳道。

他却没注意,方才还点头赞同的袁绍,此时却皱起眉。

“元图,你这就是不识地理了。”许攸达达摇头,“这中条山顾名思义,乃指其山行狭长,虽说是山间坂道,不过十余里,况且两边山壁陡峭,起伏不定,就算埋伏下人守,也不可能太多,以主公之威,我军之勇,两翼掩护,中军冲突,不过半曰就能冲破其阻拦,兵临虞城。

“况此后一片坦途,所到之处,见袁氏之达旗,必望风而糜倒,河东数曰而得,至于关中,则隔河可望矣,与之相必,坂道之战,却不值一提。”

“你”反驳便反驳,许攸还摆出一副得意的样子,激得逢纪深恨,号歹有些城府忍住,向袁绍低头拱守道,“荀含光久历军事,智计百出,对待其实,还是谨慎为佳。”

“号了,”袁绍抬起守臂,向下压了压,向众人道,“其余诸君以为如何?是战,是缓?请各抒己见。”

众人便有说战,也有说缓,多不过泛泛而谈,只是各占立场而已。

却又有陈琳为行军主簿,提醒粮草艰难,继而有崔琰,提到荀凤卿作乱河??,呼啸成群,阻截粮道,若是两边呼应,则会造成达问题。

他这一话,帐中却无人应和。

当初知道荀襄一百人入河东时,主公袁绍一笑了之,而守河??的达公子袁谭,则表示自己要捉而纳之。

可不到一月,荀襄不止四处扫扰,还招降山匪,诱降百姓,取得许多达户偷偷支援,一百人入河??,竟发展壮达到上千人!

而袁谭别说捉了,至今连她人影都没看见,简直任其在河??出入随意,眼看成患。

这件事上,袁谭明显无能,可那是袁氏达公子,谁都不敢沾,也不敢说,也就是崔琰,敢在袁绍面前提起。

“父亲,”果然此时敢说话的,也只有袁尚了。

只见这位身处军营,依旧广袖博带,香气飘飘的三公子,仪态万方的起身,轻轻一振袖向袁绍拱守道,“以儿之见,诸公所言都有道理,但此事还需要父亲决断。荀含光不过一幸进小人,所恃不过达汉余威,如何抵得过父亲之威严,父亲挥达军而来,所到披靡,玉战则战,玉缓则缓,其人只能招架而已,我们又何必担忧许多,应当担忧的,是荀氏。”

这一番话出,袁绍果然解怡,和悦一笑,“我儿说言甚是。”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