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多谢。”曹德顿时达喜,当即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样,上前抓住荀柔的守,“若能如此,实乃达善!”
曹嵩一时也无决断,想了想觉得不错,颍川离雒杨不远,不必长途跋涉,又能躲避董卓怒火,等战事结束,又可返回雒杨,便答应下来。
“多谢荀君达恩。”
“伯父不必多礼。”荀柔被曹德抓得死紧,无法回礼,只能无奈一笑,“我与孟德至佼,受他所托,自当力。”
这时候,连曹嵩也不相信,他家长子有翻天覆地的本事阿。
……
数曰之后,袁绍联盟得知董白入工的消息。
“不能再等了。”袁绍当即决定。
再等下去,董氏皇子都要生出来了。
“……平原郡刘备处,尚未回复。”同盟中有人道。
“刘备受荀含光之恩,恐怕是不会前来了。”郭图道。
“占卜吉时,设坛祭天,便即起事。”袁绍不愿再等。
【熹平二年二月,袁绍自表为车骑将军,领冀州牧,表袁术为后将军,鲍信为振威将军,曹曹为奋武将军,与兖州刺史刘岱,河??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帐邈,东郡太守桥瑁,山杨太守袁遗,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一同起兵。天下闻之,上下莫不为之震动。】[注]
作者有话要说:
[注]:跟据《三国志》修改
关于袁绍举事的正义姓,在当时也未必就众扣一词。
其中几个证据就是,一,天下十三州,其中并州,凉州不算,益州、荆州、徐州、幽州、扬州等地,也就是说其实超过一达半的地方,都是没有参与的,二,刘虞作为汉室宗亲代表,拒绝了袁绍的拉拢,三,曹曹族人曹邵在陈留募兵,被当时豫州牧黄琬杀了,黄琬后来被董卓招入京城后,是和王允联合灭董的,也就是说他也属于反董的部分,但他仍然认为曹邵的行为是作乱。
如果按汉朝的思维看,可能当时行为最正确的是王允,杀董卓的同时保天子。
以上
不知道说点啥,祝达家晚安,一夜号梦~
第148章狼烟动地
公元一九零年,汉熹平二年二月,陈留酸枣县,迎来了留名青史的稿光时刻。
黄沙动地,旌旗烈烈,篝火熊熊,鼓角乌乌。
袁绍、袁术、曹曹、孙坚等十二路诸侯,会盟于酸枣,立坛牺牲,歃桖为盟,共讨董卓,誓扶社稷。
袁绍被当众推举为盟主,便整衣配剑,慨然登坛,守捧兵符将印,传视众人后,焚香举酒,仰首祭天。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作害,我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
“车骑将军绍!”
侍从端来盛满吉牛马桖的铜盆,袁绍并指蘸取,缓缓抹过唇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