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工人们都能做到吃饱吃好,选择也多。
这是关于哲通电力集团正在建设中的金城厂区工地报道,另外就是哲通电力正在做的事情。
那就是给西北地区广袤宽阔的农村地区通电,这是包括甘省本地的这些电力企业都不曾做到或者压根没这个心思去做的事情。
这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夸大其词,人家哲通电力说干是真干。
目前已经给九十八个乡镇地区完成通电供电,村民们也用上了稳定便宜的基础电力,另外哲通这边的服务自然不用多说。
记者也打听过了,虽然处在相对偏远的村里,但出问题后一个电话哲通那边的人半小时内就能赶到现场。
按村民们的话来说,以往的时候用电力公司或者是供电站的电力,那感觉就好像人家才是大爷,他们这些用户还得“感恩”人家供应电力。
但现在反了过来,哲通电力从上到下所有的工作人员给他们一种他们用户才是值得被尊重的那一方,不管是服务质量还是服务态度都绝对没的说。
这些用户的反馈都被如实的写进了报道里面。
九十八个乡镇地区,其中包括一个甘省境内最小的县城怀西县,以及县里的几个镇子。
别看这个数量不多,甚至都没过百。
但加起来可是实打实惠及到了几十万民众的大事!
而且这只是人家哲通电力的第一批供电名单,按照哲通电力发布的公告,接下来他们会在西北地区所有的乡镇地区展开供电和基础电力建设。
……
看到这儿的时候农伟祺心里有的只有佩服。
这种企业自己以前不是见到过,有那种在初期确实能干起这事儿企业,但很快干点事儿就会开始活动寻求一些补贴或者其他方面的大力优惠。
当然,这个补贴和用地方面的优惠给到位了可能八成项目就会烂尾,或者干脆拍屁股走人。
这些事情农伟祺从下面一步步上来都不是没有见到过,甚至经历最多的就是这种。
所以农伟祺老早就形成了一个观念,商人逐利是常态,一旦商人愿意干点什么带点“慈善”的事情,那多半是有所图谋。
比如在西北地区的这些供电,他们官方甚至愿意出台一些优惠和补贴,但一直没有什么大的电力公司愿意干这事儿。
就是因为确实需要投资的成本过高,另外后续的收益实在太少,相比那些城市这些乡村成了无人问津的“沙漠”。
可这次按照报纸上的说法,人家哲通电力不光干了,而且全程除了正常的手续以外没有主动接洽官方索要一些补贴和优惠。
这就足以证明很多东西了。
……
放下手里的报纸农伟祺把秘书叫了进来。
半个小时后一份关于哲通电力的详细报告整理好送进了他的办公室里,另外还有他们当地的员工,也是层层联系到甘省日报的编辑社,最后确定了报道的真实性。
按照甘省日报总编辑的说法,他可以担保他们这篇报道绝对真实,绝对没有任何夸大其词的成分以及和哲通电力所谓的利益往来。
这件事也报告给了农伟祺。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点点头,接着继续看着手里这份关于哲通电力的简介。
都是秘书通过一些官方渠道,包括滨海和权河这些各个地区的官方媒体报道当中整理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