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通电力迟早会走向另一个高度。
……
林城一中课堂,随着上课铃响高一的物理课老师夹着教案和水杯走进了课堂。
他是当初林哲的物理老师,现在自然也是非常关注哲通电力的一批人。
“同学们好~”
说罢伸出手示意大家坐下,接着开口。
“同学们,今天在开始上课之前分享一条消息,你们的老学长林哲也就是咱们林城哲通电力的老板今天有新动作了,他们投资非常巨大在滨海搞了一个研究中心。”
“人家林哲是多聪明多厉害的人?为什么要投资这么多在科研上呢?这说明什么?说明你们的老学长清楚的知道科研的重要性!”
“说这些为什么?就是希望你们能从这个例子知道你们现在仔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未来也是有机会改变世界的,我们理科生写不来好句子,但能创造出新技术……”
……
这时候在滨海的林哲可不知道自己再一次的被母校的老师们当做“正面教材”提起,他这会刚安排人事那边把这次研究中心即将担任客座教授的名单发函给了滨海理工大学。
对于和滨海理工大学合作林哲还是相当重视的。
如果把到处挖掘人才过来比喻成“买树”,那在和滨海理工大学合作建立电力学院那就是“栽树”。
和当初的林场一样,林哲践行了栽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在以前,另外就是当下。
虽然几年内滨海理工大学内的新成立的电力学院有的不过是一些“新生蛋子”以外,但未来林哲相信这会是哲通电力的人才储备基地。
想要这个“人才储备基地”未来的学生们更优质一些,那师资力量必不可少,那也是吸引人才的关键。
所以这次来研究中心的各类教授、副教授、全部被林哲当时添加了这么一个小条件,不管是客座教授还是特聘教师,他们一周能抽出一两天的时间去滨海理工大学任课。
当然,像吴华春这种级别的可以偶尔去开个讲座就好,平时工作放在第一位。
而且博士现在哲通电力研究中心也是一抓一大把,助教都可以安排博士过去。
有了这些级别的配置,虽然不是重点大学,但滨海理工电力学院的师资力量绝对在国内相关专业都能排得上号!甚至说一声遥遥领先也不过分!
……
滨海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里,最近白英彦过的可不怎么顺畅。
当时想的很好,和哲通电力合作建立电力学院,但现在学院都动工建设了,师资配套这块还在让他发愁。
他为这事儿可是没少忙活,但豁出去的老脸吸引到的师资配置却有些不尽人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