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集团的人事部甚至专门在林哲的安排下成立了一个小组,别的工作不管就专门负责和这些科研人员的对接。
在之后他们生活中的任何问题,只要不是太过分的都能替他们解决。
就这一点,那是别的公司比不了的待遇。
而且不光是吴华春这样的行业技术大牛,就是吴华春带过来的助手那种也会是这种待遇。
这就和当初林哲对待员工们一样,就是个保洁阿姨都能在哲通电力都能拿到年终奖和远远高出其他同行的工资,这也是让人们对入职哲通电力趋之若鹜的吸引点。
那就是拿出实打实的好处对待员工,这在吸引其他人的同时也增加了员工们的归属感。
而现在林哲不过就是复刻这一过程,用在科研人员身上罢了。
经过这批科研人员的传播,林哲相信不久后的将来哲通电力也会成为国内的一处“科研圣地”,想要潜下心来搞技术的人都能在这里得到妥善对待。
至少林哲的目标是不光供电市场,在电力相关的技术领域里面哲通到最后也要做到第一!
……
一周后,京城那边这次挖过来的科研人员们陆续的抵达了滨海,每个人到的时候集团都派出了专人专车去接送。
包括吴华春在内,这一批一共有五人选择带着家人过来,他们都被妥善的安置在了厂区附近的高档小区里面,房子都是公司给租的。
另外其他人也都入住了厂区的科研宿舍,为此还专门给他们搞了一个欢迎入住仪式。
柯元纬就是其中的一人,相比吴华春那种顶级大佬他只不过是一个行业内稍有建树的“小年轻小透明”,但哲通电力看中了他。
当时是哲通电力的工作人员联系他的,最后权衡了一下最后做出了决定,那就是离开他工作的公司来到滨海。
相比其他大佬,他想的也很简单,那就是在搞科研的同时能多挣一些钱就多挣一些。
而且柯元纬想不到的有一件事,那就是自己和前公司的职务合同涉及到违约,本来想着这一步还得僵持一下。
但哲通电力的人居然派法务部的工作人员过来接洽,接着替自己搞定好了离职手续。
当时柯元纬可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种法务部的律师,他没想到一个最基础的科研助理人员都能由法务部出马,当时就觉得自己决定正确了几分。
接着他就踏上了前往滨海的机票,结果没成想下了飞机哲通电力的工作人员就出现在了眼前。
原本出发前哲通电力的工作人员是登记了他的机票信息的,他想的就是登记个行程而已,没想到居然有人能开车过来接他。
这可是柯元纬从来没有过的待遇。
和朋友在一起吃饭什么的别人能说什么“科学家”,但出了学校步入工作之后工作信息上填写的就是“科研人员”,实际上就是科研狗的日子。
一个月工资相比普通工作人员多不了多少,但干的活儿也不少,另外领导还得天天PUA什么的,临了科研进度上要点科研经费那就和要领导的命似得。
根本就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去支撑柯元纬发挥自己的才华。
但去到哲通电力,刚一下飞机人家的工作人员就开车过来接他,都让他有几分“受宠若惊”的感觉了。
刚上车,未来的“同事”,这会负责接待他的工作人员那态度也是没得说,先是询问了他饿不饿什么的,饿了就先吃饭。
得知不饿后就带着他返回哲通电力厂区,先安顿下来。
柯元纬是没有成家的,所以他将要入住的科研公寓,就在厂区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