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林哲给出的条件虽然谈不上优渥,但也绝对不差,一笔市场出让金是有的,而且他们的电路和设备之类的也能统一被回收,这样还能回一笔血。
双方就这个价格全程谈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期间林哲是一次面也没露,反正都是底下的工作人员和高管负责人去谈。
对于林哲来说,有些钱自己可以给的痛痛快快的,但冤大头林哲可从来都不当,不该给出去的,一分都没有!
一周后,双方就滨海主城区剩下这点市场份额的出让金达成了一致,哲通电力一共出资十六点五亿统一收购剩下各大电厂的市场和客户。
至此,哲通电力集团达成了滨海全统一。
……
哲通电力集团滨海厂区办公大楼顶层,总裁办公室里林哲的看着面前的地图。
地图一共点亮了四个区域,权河市、寿礼市、明浦县以及唯一的超级城市滨海。
其中其他三个都是市为单位,唯独海边的明浦是一个县城。
这些全都是目前哲通电力的供电地图,也是哲通电力的用户市场,就在前两天滨海这块还没有完成电亮,但随着剩下的企业把市场过度出来,哲通电力顺理成章的完成了接收。
滨海一年的用电量差不多在一千六百亿千瓦时,其中一半多的都是工业用电,主要是钢铁、化工这些高耗能产业。
另外就是商业用电占据了不少,最后就是差不多三百亿千瓦时的居民用电。
这些构成了滨海的电力市场,也构成了哲通电力的营收来源。
虽然电价根据工业、商业、居民用电的价格各有不同,还有时间段的不同,但平均下来哲通电力能在滨海这个市场一年拿到超千亿的电费营收,这项数据等到明年就能让哲通电力冲进国内电企前十的交椅。
加上权河、寿礼还有明浦县一共加起来,哲通电力的月营收已经突破百亿这个数字。
坐在办公室里,看着面前的地图想着刚才看过的财报,林哲倒是终于明白了杰克马那句装比气质拉满的“对钱不感兴趣”。
原来钱多到一定地步还真没那么大兴趣了,当然,前提是拥有过多。
以前林哲兜里揣不了几个子的时候,银行卡或是余额宝里能有个几千块那都得过几天就看一眼,不论是安心也好,还是看着有存钱的成就感也罢。
但现在钱多了林哲平时还真没看下去的欲望,主要是那一长串的数字看的人有些发晕。
……
不过现在虽然集团的月营收已经摸到了百亿的门槛,但集团的现金流还真没一百亿这个数字。
因为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面,哲通电力进账多但架不住林哲花的也足够快。
光是一百多个遍布滨海各处以及滨海下面各个交通网上的新能源充电站买地皮外加建设成本等等就花去了六十多个亿。
另外市场出让费前段时间也出去了十几个亿。
还有就是哲通电力的“后备能源基地”,也就是哲通电力的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