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兜里摸出烟盒给散了出去后林哲也是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毕竟一下这么多企业用户冒出来林哲还是有些惊喜但又想不通的,至少在拉客户这块林哲还想的是先从普通用户入手,企业客户的人脉那块还没扩展。
等林哲提出来之后这几个人也是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林总,您现在还不知道上面的倡导吧?现在可是要绿色发展环保先行。”
说着这几个人就详细的给林哲解释了一下。
他们这些做工厂的说白了在环保这块要是被上面重点检查一下或多或少那都是有问题的,毕竟工厂排放等等那都是问题。
但在这方面投资要“环保化”的话代价太大了,包括厂区甚至都得因此重新投资,实在是付不起这个代价。
现在随着官方的策略一再收紧,对于工厂来说尽量环保一些就是他们的难题,一直以来几个人也都在为这个事情头疼。
但现在哲通电力来了,而且前段时间CTV可都报道过了。
这意味着哲通电力是被官方认可的环保电力企业,环保两个字的含金量在如今还是很大的。
其他的投资代价太大,但引进一家生物发电无污染的“环保电力”可就没什么代价了,但因此他们的工厂就多了一份“环保”的招牌顶在头上。
甭管到时候这个“招牌”有没有用,但有了总比没有强,而且他们并不用付出什么。
尤其是哲通电力可是上过央媒的,官方认可和环保的双重buff是他们看重的。
所以这次哲通电力在滨海一开市之后大家也是一股脑的涌入了进来迅速开户,其他的不管至少工厂使用环保电力之后的排放指标就能省出不少。
……
听几个人分析完之后林哲也是恍然大悟。
自己倒是有些当局者迷了,环保这块招牌的“威力”可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大多了。
国内的企业都这样了,滨海那么多的外企更是一大片“蓝海”,说白了那就是哲通电力的潜在用户。
虽然环保确实是好事,那些外企什么的也最讲究这个,但外国佬发展起来后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一个个“圣母”的很,卖东西给环保纸袋,什么环保可重复材料都成了噱头。
这妥妥的环保电力不使用的话他们可就说不过去了。
所以林哲也是脑子里打开了一种新思路,接着起身也是连声感谢。
就在这时正好工作人员也办理好了这几位老板的开户手续,接着他们几个也是笑着告别。
等他们离开后林哲也是一个电话直接打给了张超。
……
当天中午,张超所在的哲通电力滨海营销部倾巢出动,一个个全部涌向了滨海的各大外企工厂。
另外网络这块林哲也没放弃,安排了工作人员科普哲通电力,反正就是把哲通电力的环保这块招牌再次强调,直接以后就绑定在哲通电力身上。
现在滨海的企业用户第一时间哲通电力的有很多,因为是国内企业自然更熟悉国内的各种策略变化,所以一个个都选择了哲通电力。
那些外企在这方面的反应自然慢一些,但林哲已经派出去工作人员给他们“助力”选择哲通电力了。
离开营业厅林哲又安排章晨开车过来接着去了市中心的几家哲通电力营业厅查看了一下,基本上情况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