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却是一愣,东子?
他打量着身后的小男孩,这虎头虎脑的,仿佛一位故人。
然后他又想到这里是宿迁,历史上最有名是项羽,第二有名的就是那个东子了。
于是他问大娘:“大娘,您这两个孩子可真懂事,多大了?”
“哦,一个六岁,一个三岁。”
年纪也基本吻合,他又问:“平时都是您在照顾吗?挺辛苦吧。”
“是啊,他们爸妈都忙。”
“忙着赚大钱吧?”魏明笑道。
“赚啥大钱啊,就是个辛苦钱,跟着人家跑船,在这运河上南来北往地跑,孩子都顾不上了。”大娘叹息道。
父母跑船,这点也对上了,京东的东子祖上其实条件不错,有几艘船跑商运,特殊年代船充公了,东子的父亲也早早辍学,婚前婚后跟着人家跑船,但经商的家风没变。
到了80年代,变卖家产,又是借钱,终于自己买了船,日子这才好过了一些,甚至成了村子里第一个盖平房,买电视的。
可是后来想着小船换大船,加大了投资,然后被人坑了,欠了很多钱,所以东子上大学的时候家里条件确实一般。
“小伙子,你大名叫什么啊?”魏明问东子。
“我叫刘强冬。”
魏明乐了,嘿,就是你了!
这时东子外婆家到了,老伴儿见状立即迎了出来,并听他们说明了情况。
东子外公忙对魏明表示了感谢,并留他吃饭。
魏明也把自己刚刚买的咸鸭蛋奉上,中午就吃这个了。
“哎呀,这不好吧,这是你买的。”
“挺好的,我都没找到饭馆,你们能收留我吃顿饭我已经很感谢了。”
东子外公道:“家里的鸡下蛋了,我再添个菜吧,快坐快坐。”
魏明打量着这个典型苏北农村的小院,并翻出笔记本开始记录。
等他忙完了,东子好奇地凑过来问:“小魏叔叔你都写过什么啊?”
魏明笑问:“你听说过《黑猫警长》吗?”
他摇头。
魏明:“《天书奇谭》呢?”
他依然摇头。
那估计其他作品也没听说过了,东子你可不如海南的马画藤小朋友。
魏明又问:“你听过《采蘑菇的小姑娘》《春天在哪里》《小草》这些歌吗?”
感觉自己有些没见识的东子总算扬眉吐气起来:“听过听说,我还会唱《春天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