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子算了一下,摩托车归他,理论上他应该给小梅一千多,就变成了小梅有4000,自己变成3000,但他只要多一个点,这干得过啊!
而小梅想的是,虽然所有权归了彪子,但这段时间彪子要进剧组拍戏,还不是自己在用,没差的。
两人对这个提议都很满意,然后看着魏明,看他能拿多少钱出来,想占多少股。
魏明先问:“那你们需要多少钱,想要做什么样的生意,这些考虑清楚了吗?”
梅文化:“之前我们就讨论过,做一个主卖服装,兼卖其他南方紧俏货的店,然后服装自己生产,其他货就从那些大倒爷手里进。”
魏明摇摇头,问彪子:“阿姨还没从街道成衣厂辞职吧?”
“还没呢,她就等我信儿呢。”
魏明看出来了,阿姨也是彪呼呼的。
他首先否定了这个提议:“我们现在还不宜自己生产服装,服装生产是个密集型产业,如果搞这个,雇工数量会非常可怕,到时候咱们都要危险了。”
如果四五年后这么搞没问题,李诚儒的特别特就是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把绝大部分利润牢牢抓在自己手上,90年代就赚了数千万身家。
但现在是1980年,改革还没那么透彻,而且时有反复。
虽然也有年光久这样的出头鸟,现在就搞了人数过百的私家厂子,但这里是皇城根儿下,大家都对盯着呢,三人又都没什么太大的背景,还是当低调行事。
更何况他们自己做服装厂,原材料的获取都是一个问题,现在可是买布都需要票的时代,公有制和集体制厂子更有优势。
所以魏明提议:“做服装是个好想法,无论是喇叭裤还是牛仔裤,以及其他漂亮衣服在燕京都有巨大的市场,我们可以跟成衣厂合作,由我们来指定做什么,并负责销售,不必局限于一家厂子,完全可以全面开花,把更多街道小厂拉入我们阵营里,有钱一起赚嘛。”
他对梅文化和彪子也是一样的看法,有钱一起赚,他表示可以直接拿出5000美金,让小梅换成人民币,作为这家公司的启动资金。
这些钱官方汇率相当于8000块,如果是黑市,一两万也是它。
魏明的出资比梅彪两人加起来要多得多。
不过他只要51%的占比,剩下的49%就是小梅25和彪子24了。
这让梅文化松了口气,5000美元他甚至能换三万块人民币,真的按照出资额,他和彪子连10%都没有,那样干着就太没劲了。
当然,魏明除了一开始制定大方向,其他就不管了,自己可是有正经工作的人,不像他们俩。
梅文化道:“彪子等会儿你跟我一起去换钱,我知道哪里换的高。”
他叫上彪子一起也是为了避嫌,毕竟这个黑市汇率的弹性是很大的,两人一起避免说不清楚。
魏明又道:“先不急,一开始也用不了那么多钱,先把店址和店名确定下来,然后你们还要去申请个体户营业执照。”
现在国内还没有个体户营业执照,但已经放开申请了,去年年底温州的章华妹已经提出了申请做小商品生意,直到今年年底才予以通过下发执照,被认为是改开后第一张个体户营业执照。
现在就算没有营业执照也可以先把店开起来,大家都是这么干的。
彪子发表意见:“我和燕子平时最喜欢去王府井和西单那边逛,人多店多,感觉每一家都特别热闹。”
梅文化点点头:“那边的租金肯定高,不过有了明哥的这笔钱,我觉得应该差不多够用了。”
但肯定不会特别充足,小梅对那边的租金也大概有些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