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1979!》

第195章 价值上亿的画拿下保底二合一(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郭见梅很喜欢那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很洒脱,有种一往无前的勇气,也很符合她对魏明的印象。

他真的很能给身边的人以力量,很庆幸自己和振云能被他认证为朋友。

查海生通读了一遍后脸上的表情逐渐生动起来。

是啊,为了还没发生的事发愁,甚至影响到了现在的心境,忽视了人生之路漫漫,真正有意义的不是能否走到终点的瞬间,而是我一路走来的过程!

即便三年后我不能留在燕京又如何,只要剩下的三年里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把自己从头武装到脚,成为同代人里的佼佼者,就算把我发配到边疆,我难道就不能创造一番伟业吗!

要说困难,魏明和自己一样是农村人,但他大学都没考上,一开始只是北大门卫站岗的,他比自己难的多。

但他自幼苦修文学内功,他所处的岗位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成功!

不愧是魏明啊,一百多字的一首短诗却给了自己如此充沛的能量!

而郭见梅看完之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魏明又出了一首代表作!

上一首还是《成都》,大家光顾着玩梗模仿了,文学性思想性倒是没什么可说的,但这一首,仿佛第一次看到《理想》时的激动。

对了,让振云也看看!

郭见梅刚想把校刊拿走,她看了一下查海生:“冬子你要不要抄一下?”

査海生摇摇头:“不用了梅姐,都在我脑子里呢。”

郭见梅一走他就一字不差地默写了下来,15岁就能考上北大的小天才,这都不叫事儿。

而在郭见梅找到刘振云的时候,他们78中文系早就把这首诗传开了。

戴堇华:“好诗,好诗!魏明终于又写出了一首正儿八经的诗,之前那首《成都》叫个啥啊。”

刘振云嬉皮笑脸道:“我还挺喜欢《成都》,那是我对诗歌最感兴趣的一段时间。”

熊光炯:“感觉魏明这首诗似乎意有所指。”

张嫚龄:“感觉他应该是针对最近《中国青年》那篇文章而写。”

戴堇华:“应该是了,看到这样的诗歌还有什么可迷茫的,只管风雨兼程就完了!”

又有几名同学抢到了校刊准备摘抄。

刘振云正跟同学们聊着,一抬头看到了梅子,赶紧走出教室,两人一路讨论这首诗直到食堂。

刘振云感觉仍有回味,于是从食堂出来又去南门看能不能碰到魏明。

结果宿舍里只有乔枫和梅文化,枫哥的丈母娘已经来燕京了,他也正式搬回了宿舍。

“明哥回家了?”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