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1979!》

第139章 不留下点什么是走不成了保底2更(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有梁平做主,他们就直接跟他乘坐公交车到了作协招待所。

负责人操着川渝口音问:“梁平,这是你亲戚啊?”

“比我亲戚还重要,这可是北大的魏明魏作家,带着母亲来寻亲的!”

“写《理想》和《牧马人》的魏明!”招待所负责人也严肃起来,招待所好久没来这样的大牌了。

“没错,好好招待,粮票和食宿都记我账上。”梁平仗义道,当然,肯定还要找诗刊报销的。

不过他这么说,魏明感觉自己说什么都得留下点什么了。

招待所给他们安排了两个房间,魏明和老魏一间,老娘和小妹一间。

梁平则安排了午饭就暂时离开,去帮忙摇人了。

~

四川作协,作协主席马识途的办公室里,这位老人正在埋头写作。

在他的办公桌上摆着几个小册子,上面写着《破城记》《报销记》《盗官记》《娶妾记》《禁烟记》《沉河记》等。

今年65岁的马识途是如今四川文坛执牛耳者,他和巴金、张秀熟、沙汀、艾芜并称“蜀中五老”。

当初在文代会还是巴老带着魏明认识的他。

而且他也是一个老革命来着,当年冒着生命危险在“国统区”从事地下工作。

由于经常更换职业,所以马老那时常和三教九流打交道,听那些人跟他摆龙门阵,扯乱谭。

马老被这些生动的故事感染,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终于在1942年选择了十个最有意思的“龙门阵”开始创作《夜谭十记》,这一写就是40年。

因为抗日和后续的运动,他的书稿三度被毁,他又三度重新创作,现在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内容,有些还通过文学刊物发表了出去。

后世人,包括魏明了解他都是因为《让子弹飞》这部神作,改编的原著正是他的《盗官记》。

不过姜闻的电影懂的都懂,都是整容式改编,跟原著的联系并不算多,《阳光灿烂的日子》《邪不压正》都是如此。

写了一会儿,累了,他就呷一口茶,溜达一圈,然后看看书读读报。

手边几份都是今天新出的报纸,前面两份他大略扫过,兴趣不大,直至看到了《中青报》。

头版头条是一个加粗大标题《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他点点头,这个标题有水平,可以直接用来做宣传标语了。

继续看下去,原来是关于新晋人气作家魏明为家乡小学捐款一千元的事迹,标题这句话就是引用了他的原话。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