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据说夏梦的青鸟出的投资更大,拿海外票房,峨眉厂出资少,拿内地收益,结果峨眉厂大赚,青鸟却是几乎白忙一场。
今天认识了吴彬教练,若能得到武道同行的襄助,优化动作场面,再在剧本上打磨打磨,甚至赶在《少林寺》之前推向市场,或许能有不一样的结果。
后半夜魏明要上班,巡逻的时候都在想故事。
第二天补了一觉后,想到自己还有那么多照片没有洗出来,魏明赶紧去校刊暗房忙活。
摄影师杨昊拿着一份《人民日报》过来。
“小魏,你又上人民日报了!”
魏明歪头瞅了一眼,原来是人代会闭幕式的消息,照片上并没有他,不过文章里提了一句:与会人员年龄最大的艺术家是83岁高龄的茅盾先生,年龄最小的是作家魏明,只有18岁。
占了年纪小的便宜,魏明被提了一嘴,并且和茅盾先生并列。
“嗯,很好,这份报纸我收藏了。”
杨昊:“……”
一阵无语后,杨昊又问:“这照片你怎么都是洗了两份啊?”
“没有啊,也有的洗了三份。”
杨昊:“……”
魏明虽然可以在这里自己操作洗照片,但也是要交钱的,不能占公家的便宜,所以杨昊只能感慨钱多烧的。
等洗完照片后,所有的照片魏明都自己留了一份,有的准备给家里邮回去。
还有的要邮给照片里的其他当事人,比如和汪阳厂长、凌子风导演的合影就邮给北影厂,和马精武的合影就发给北电,马识途老爷子的照片就发给川渝文联……
这些人都是有单位的,把照片发过去,他们就不仅仅是自己的人脉,自己也成了他们的人脉,以后没准都能用得上。
忙完这些之后差不多就到晚上了,魏明又骑车来到了平安叔家。
今天是《儿童文学》11月刊出版的日子,平安叔让自己来他家领稿费。
《天书奇谭》三万八千字,上篇一万两千字,千字六元标准,一共72块钱。
另外晓燕婶还带来一个好消息。
“上影厂决定改编《没牙的老虎》和《假如我是武松》了!”
“啊,两个都要了?”
“嗯,就要了这两个,可惜他们现在没有长片计划,要不然《天书奇谭》其实也很合适。”
魏平安帮魏明问出他心中所想:“那稿费怎么算。”
吕晓燕问魏明:“你是要自己写剧本还是让美影厂找人写。”
魏平安摆摆手:“小明哪会写剧本啊。”
魏明:“我自己写。”
叔啊,其实写剧本才是我的本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