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你有成熟的销售渠道,但你现在就要开始种茶。为什么呢?
理由有三点。你写给书记的报告,我也看了。你是依托莫林山独特的条件,主要种植名贵药材。药材天生有价,比如人参。
它本身不要打广告,人参就是人参,本来的价格就贵。而茶叶不同,非得积累一定的年份,有历史的渊源,它才能成为名牌。
但是,有一条捷径,因为你的茶是种植在莫林山,是种植在药花盛开的地方,你可以赋予这种茶有健身防病的功能。
同一块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植物,当归黄芪党参可以治病,你的茶为什么不能健身强体?何况茶本身就有药效功能。
它能清头目,除烦渴、消食、化痰、利尿、解毒的功能,加上生长在遍地药材的环境中,它的药效功能更有依据。”
听到这儿,谭唯义身子前倾,其他人也目不转睛。
我再喝一口茶,说道:
“你种药材也是种,种茶也是种,你就把规模扩大了,产业链拉长了。在反复宣传下,莫林茶的名气就渐渐打开了。
别人种茶,要几十年上百年的名气积累,你依托名贵药材种植这块招牌,茶叶的名声也一下出去了。”
众人听到这儿,也交头接耳,对视点头。
谭唯义认真地点了点头。
黎永志与郑局长对视一眼,微微而笑。
那个苏美英竟然不顾礼节,本来是领导们催问,她却迫不及待地问道:
“还有呢?”
“种茶种药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莫林山正在建疗养院。这个疗养院是市卫生局管。但座落在莫林山上,也属黎局长管。
我觉得这个疗养院,是依托名贵中药材这个环境才建立起来的,这个疗养院应该改为市中医院的分院,不止是疗养,还要能治病,医养结合。
要引进几个名老中医,取名莫林中医院。医院能治好病,你的中药材的名声自然响了起来。茶的名气也水涨船高。”
说到这儿,黎永志插言:“对,这是个好主意。我要向董局长,姚市长去汇报。”
郑局长说:“确实是一箭三雕。”
在一边旁听的其他干部又小声交谈起来。
谭唯义翘起大拇指:“找对了人,你一来,把药材,茶叶,医院全部连到一起,互相促进。不愧是书记的秘书。”
我笑笑,说道:
“等过了五一,我建议你和郑局长先向邵市长汇报,再向张书记汇报。”
黎永志说:“还要加上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笑道:“对,加上黎局长,他是地主。”
谭唯义说:“把你叫来叫对了,你讲话,真的开拓思路。”
我说:“张书记是真关心你这个项目,你还没动手,他就指示文化局在排演一台以种茶种药为主题的现代歌舞剧。”
真是隔行如隔山,郑、谭、黎一齐问:“排歌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