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笑道:“你到底是搞文物鉴定的,对玉雕有深刻见解。”
易馆长说:“既然是朋友,你就收下。玉不值钱,至于这雕刻工夫值钱,再则是一份感情在内,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我说:“馆长一分析,我就放心了。不然,天天想着能不能收他的。”
“没关系,放心收。”
聊了一阵玉雕,我才说道:
“另外还有一件事,我提前告诉馆长一声,快要过年了,书记要到文博馆来慰问。你们要准备准备。”
易馆长吓了一跳,问道:“要到我们馆里来慰问?”
我点了点头。
他说:“铁树开花啦。”
我解释道:“至于以前没来慰问,这也不能怪书记。
不知这段时间,哪一个人向书记介绍过你。他就记住了。
今天我把慰问方案送给他看,他抽笔就添了文博馆的名字。”
说罢,我把复印件掏出来给他看。
他紧紧地盯着,上面确实有书记添加的字样。谭军也凑过去看,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确实是书记添加的。”
我说:“书记问我一些情况。我如实回答。说以前文化系统只慰问过文工团,就是有一年在省里汇报得到了个三等奖。
但是一年365天,天天夜夜值班的就是文博馆、图书馆。
图书馆书多怕失火。文博馆文物贵重怕被盗。我还把你当年留下两件青铜器的事说给书记听了。”
易馆长一脸感激,突然问:“我留下青铜器,那时你还没来四水吧?”
我抽出一支烟发给他,又给他点上火,才给谭军发一支。
谭军摆手,我也没抽了。
“我确实没来上班,但你为四水做了一件好事啊。这叫【青铜恒久远,故事永流传】。”
他把复印件再看了看,退给我。问道:“文件没下发,还不能说出去吧?”
“没关系,明天上午就会通知文化局,文化局就会通知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