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赤嵌城交给定海营。明天上午辰时,咱们城下见。”韩庆之想都不想,就笑着点头答应。
在傍晚刚刚登陆那会儿,他已经用定海炮厂自产的五倍率望远镜,仔细观察过赤嵌城的全貌,同时,也立刻明白了,上次郑家军打了整整一个月,也未能将这座要塞拿下的缘由。
还真不能完全怪郑家军陆战能力差,赤嵌城的整体结构和防御设施,都绝对走在了整时代的前沿。
从外观上看,这是一座标准的欧洲棱堡。外墙用鸡笼地区特产的红土夯筑而成,正对着滩头方向的外墙表面,还贴上了厚厚的一层花岗岩石条。
在正对滩头方向的城墙之上,一共有四座炮台,每座炮台上,都装备有两门前膛加农炮,也就是俗称的红夷大炮。根据口径,初步判断为十八磅炮,有效射程在一千步到一千二百步之间,远远超过了郑家军手中的任何火炮,包括定海炮厂所铸造的野战行军炮。
此外,炮台和城墙的不同位置,还隐藏了十多门速射型佛郎机。可以弥红夷大炮装填缓慢,宜远不宜近的缺陷。
而棱堡虽然看起来没多高,却因为独特的造型,极大地减少甚至消灭了射击死角。只要在护墙后布置上一百五十名到两百名火枪兵,与红夷大炮和佛郎机炮配合起来,就能组成多层火力封锁线,让进攻方死伤枕籍,却无法靠近到城墙之下。
另一个时空历史上第二次雅克萨之战,八百二十六名R国冒险者凭借一座土围子,硬扛了装备了二十门红夷大炮的大清正规军十个月,最后才因为粮食耗尽,不得不举手投降。
眼前的赤嵌城,在建筑牢固程度、先进性和武器装备水平方面,都超过了雅克萨十倍。也难怪郑家军拿它无可奈何!
不过,所谓先进性,永远是相对的。
比起十七世纪初东西方的各类城墙,棱堡无疑遥遥领先。但是,跟韩庆之穿越之前见过的任何一座综合性防御工程相比,棱堡都勉强只能算做幼儿园大班生。所以,郑一官那边刚一开口,他立刻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回应。
比起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本时空,郑一官的仕途发展要顺利得多,也在韩庆之的帮助下,更早地消灭了死对手许心素,一统海盗王李旦留下来的庞大基业。因此,此刻他手下绝对堪称兵强马壮。其中不少将领,如郑芝虎,郑芝豹、洪旭、甘辉、杨朝栋等,还是跟荷兰红毛打过多年交道的老行伍,见韩庆之答应得如此痛快,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悄悄皱起了双眉。
在众将心里,跟荷兰人作战,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虽然白天的海战,郑家军从始至终都占据了绝对上风,那是因为郑家军已经跟荷兰东I国公司的水师大大小小打过了上百场战斗,对敌军知根知底,并且针对性地提前做足了各种准备。
而韩庆之和他的定海营,以前顶多在陆地上打过几次倭寇,还是在郑家军和俞家军的全力支援下,才获取了胜利。如今只凭着三千人马和十多门新式野战炮,就敢满口子应下攻取赤嵌城的任务,未免过于托大。
然而,皱眉归皱眉,郑芝虎等人,却谁都没有出面阻拦。
一方面,是因为韩庆之的官职远比他们高,并且跟他们的主帅郑一官始终以兄弟相称,他们如果当众怀疑定海营的战斗力,最没面子的绝不是韩庆之,而是他们自己的主帅。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整场战役刚刚开始,大伙还有足够的时间挥霍。定海营如果能够在十天之内拿下赤嵌城,当然一切都好。即便定海营拿不下赤嵌城,只要消耗的时间没超过半个月,郑家军就还有机会补刀。
以韩庆之的锐利目光,怎么可能看不到郑芝虎、郑芝豹等人的小动作?同样,他也只是笑了笑,没做任何多余的动作。
行不行,明天战场上自然能见到真章。没必要用嘴巴来争一时短长。更何况,定海营按照他上辈子熟悉的方式,打磨训练了这么长时间,也的确该在战场上亮亮相,让所有人,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强军!
抱着给盟友开开眼界的目的,韩庆之回去之后,认真准备。第二天上午辰时,从容不迫地将定海营的陆战队,拉到了赤嵌城下。
一共只出动了两千弟兄,其中还有八百人,充当了预备队。实际准备投入战斗的,看上去只有两个半司。(注:司,明代中后期的兵力单位,戚继光首创。每个司五百人,由一名千户或者守备率领。)
而这两个半司,也不会全都投入战斗。其中还有半个司人马,负责操作二十门行军炮。
“大哥,定海营就出动一千人,便想拿下赤嵌城?这韩游击,不是在应付咱们吧?”甘辉以前负责掌控通往倭国方向的航路,从没跟韩庆之合作过,对定海营的了解也仅限于郑家军内部流传的各种小道消息,第一个忍耐不住,三步两步走到郑一官身侧,用极低的声音提醒。
“咚咚咚咚……”还没等郑一官竖起眼睛呵斥,战鼓声已经响彻天地。紧跟着,三百名定海营弟兄,迅速脱离队伍,在行进中,分散成六十个伍,每伍推起一辆好像是运送兵器和火药的独轮车,大步向赤嵌城推进。
“这……”非但郑一官麾下的将士们,全都愣住了。郑一官本人,也被弄的满头雾水,瞪圆眼睛,张大嘴巴,好半晌,都说不出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