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师叔来教你做皇帝》

第233章 助阵(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当然,所谓探讨,基本上也是韩庆之说,卢象升、袁枢和阎应元三人听。偶尔三人有听不懂的,或者感觉是疏漏的地方,再提出来,由韩庆之详细解释,或者对战术做出针对性微调。

卢象升、袁枢和阎应元三个,虽然都身手高超,熟读兵书战策。但以前所学,却全是如何在陆地上作战,采用的装备,也以冷兵器为主,最多与时俱进到《纪效新书》中所描述的程度。而韩庆之所讲的,却是巨舰大炮,穿插奔袭,破交斩首,无论战术思想,还是兵器使用,都领先了不止一个时代。很快,就让三人觉得眼界大开,惊呼连连。(注:纪效新书,戚继光所著兵书。涉及到一部分鸟铳战术)

正说得高兴之际,门外却传来了亲兵的汇报,旭日和高阳号战舰已经赶到,同来的,还有南京水师旗下的五十艘江船。

“南京水师?他们怎么来了?”韩庆之听得又惊又喜,追问的话脱口而出。

惊的是,孙承宗的影响力居然这么大,以卸任辽东提督的身份,也能调得动南京水师。

喜的则是,南京水师即便战斗力再差,毕竟可以弥补自己这边船只数量方面的不足。哪怕他们只是一群绵羊,有定海、旭日和高阳三艘战舰带领,也足以彻底堵死黄田港的出口。

“南京水师?他们居然有胆子过来?”袁枢的反应比韩庆之慢了半拍,问话的意思,却与韩庆之大相径庭。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作为南京左军都事,他可太了解水师那帮人是什么货色了。平时设个卡子,敲诈勒索过往船只,还倒在行。遇到势力稍微大一些的江匪,就立刻躲进玄武湖里不敢出头。

今夜南京水师,竟然敢前来驰援江阴,真的让他大跌眼镜!

“恐怕是恩师的手笔!”卢象升说话慢,却一语揭开了谜底。“恩师下午在常州,既然请慕云出马驰援江阴,就不会任由慕云单枪匹马,去硬撼上万倭寇。而常州距离南京没多远,他写一封信过去,牧斋等人必会有所行动。”(注:牧斋,钱谦益的名号。)

“原来是孙督师和牧斋先生的手笔!怪不得南京水师来得如此及时!”韩庆之当即心下雪亮,笑着感慨。

孙承宗和钱谦益乃是东林党公认的两大核心,他们两个联手,半个江浙的官吏士绅,都得给点儿颜面。调动南京水师驰援江阴,当然不在话下。

更何况,保卫沿江城市,原本就是南京水师的职责。领兵主将如果敢畏战不前,孙承宗和钱谦益两人联手,肯定能让他滚回老家。

“恐怕南京水师那帮人,是听说了慕云以往的战绩,否则,他们才不会来得这么快!”袁枢却一点面子也不给别人留,冷笑着低声补充。

“那也是人之常情!”卢象升笑着接过话头。

虽然大明朝的军功越来越不值钱,但是作为武将,有谁不愿意打胜仗?南京水师上下听说过韩庆之的战绩和威名,自然知道接下来江阴城肯定高枕无忧。而只要江阴城没被倭寇攻破,他们赶过来,至少也能捞一份救援及时的人情。

若是能跟在韩庆之身后,击毁数艘倭寇战船,砍下几十颗倭寇的脑袋,则大伙也算扬眉吐气一回,没白占了“南京水师”这个番号!

“哼!”袁枢对卢象升的谦谦君子态度,十分不满。冷哼了一声,就准备出言反驳。然而,还没等他把话说出口,舱门外却又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响。紧跟着,郑大旗声音,也传入了大伙的耳朵,“报,游击,旭日号派快舟传信,他们在常州,接上了孙督师和朱布政。问游击是否请督师和布政移驾?”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