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师叔来教你做皇帝》

第194章 真倭(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结阵,结铁头双鱼阵。”逆着溃兵前冲的那支海盗队伍的头领,很快就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压力。果断停住了脚步,挥舞着倭刀高声发号施令。

走在最前排的倭寇们,停止对溃兵的砍杀,一边大呼小叫,一边将队伍调整成了某个极为古怪的形状。

整个队伍最前方,呈蛇头型,人员排得非常密集。并且,个个亮出一面包了铁皮的竹盾。

蛇头之后,则是两条鲅鱼状队伍。其中很少人持盾,大多数倭寇,手里都拿着一张的长弓。

而鲅鱼的尾巴,又夸张地向前的倒卷,分别组成另外两个镰刀状子阵。阵中的倭寇,皆手持双刀,走路连蹦带跳,就像一只只吃醉了酒的猴子。

“吱——吱——吱!”郑大旗对倭寇的变阵行动,视而不见。继续一边迈动脚步,一边将哨子吹得节奏分明。

在冷兵器时代,阵法是一种非常高深的学问。戚家军之所以能所向披靡,与戚继光所独创的大小三才阵,有着极大的关联。

而鸟铳时代,韩庆之却用四个字,就点明了所有战术精髓,那就是,排队铳毙!

“轰,轰,轰!”伴着尖锐的哨子声,弟兄们齐步前行。包了铁的战靴,在地上砸出雷鸣般的声响。

“哇啊啊,当当当,哇啊啊啊,砰砰砰……”倭寇们纷纷扯开嗓子高声尖叫,同时,用兵器互相撞击,或者用兵器敲打盾牌。

他们试图用噪音,干扰对手。同时,也试图用喊声,发泄心中的压力。

这个招数,以往对敌之时,屡试不爽。然而,今天却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定海营的老兵们,平均训练时间超过了一年。定海营的新兵,最短训练时间也有一个半月。

在老兵的带动下,部分新兵即便受到敌军所发出的噪音干扰,也很快就恢复了镇静,努力调整脚步,跟紧自家队伍。

而随着双方将士之间的距离不断靠近,定海营气势,越发如山洪宣泄,让倭寇们无论喊得多大声,心中的压力都不降反增。

“止步,瞄准正前方!”带队的倭寇头目,被压得心惊肉跳,猛地停住脚步,将倭到前指,“放箭,五轮漫射!”

密密麻麻的羽箭腾空而起,射向定海营的弟兄。这次,比以往任何一次攻击,都犀利得多,覆盖面也更广。

血花飞溅,定海应的队伍中很快就出现了伤亡。但是,整个队伍的前进速度,却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吱——吱——吱!”哨子声单调,机械,仍旧保持着原来的节奏。

受伤的弟兄退出战斗,后排的弟兄向前补位。整个队伍伴着哨子声,继续向前推进,推进,推进!

八十步,七十步,六十步……

时间其实很短,但是,对交战双方的将士们来说,都显得极为漫长。

五轮漫射,终于结束。带队的倭寇首领,瞪圆眼睛看着仍旧大步向前的定海营将士,脸上的失望和震撼,都清晰可见。

然而,他却迅速调整好的心情,拧笑着将手中倭刀左右摆动,“变阵,变海蟒阵。前锋平拉,双鱼倒卷,从侧面抢攻。杀散他们!”

这是他多年征战,所总结出来的杀招,专门针对鸟铳手。

用手持盾牌的部分精锐,正面与鸟铳手对峙。其他武士和足轻,则避开正面,出其不意,从两侧发起冲锋。

正面的精锐,拉成横阵,凭借盾牌保护,足可挡住鸟铳手的多轮攒射。

两翼的武士和足轻,只要能冲到鸟铳手面前,短兵相接,就能打乱鸟铳手的射击节奏,令其无法从容装填弹药。

届时,正面幸存下来的精锐,再一拥而上。与侧翼的武士和足轻,达成三面合围之势,胜利将近在咫尺。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