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八百里,根本不是什么传说。而福州港到厦门岛,还不到五百里。所以,也怪不得韩庆之坚信,日出之前,大伙就能赶到厦门。
而日出之前,正是天色最暗,人精神最松懈的时候。负责监视敌情的海盗瞭望手,只要稍一疏忽,六艘哨船,就能从他们眼皮底下溜过去。
而只要哨船能溜过包围圈,海盗们再想追赶,就肯定来不及。毕竟,夜间停泊,船帆通常都会卸下来,甚至还要放下船锚来稳定船身。
等海盗们重新起锚升帆,新式哨船恐怕已经冲出十多里远了。任海盗们帆桨并用,也休想追它得上。
“小心,夜风凉。吹伤了身体,上岸之后没力气杀贼。”一个熟悉的声音,忽然从俞庆身后响起。却是韩庆之在船舱里养足了精神,走出来巡视。
“我早就被吹习惯了。”俞庆的心态,比白天求救之时平稳了许多。笑了笑,低声回应。“倒是你,刚刚睡醒,小心被夜风吹了头。”
“我也早就被吹习惯了。”韩庆之用对方原话回应,随即,快速举目望向远处漆黑绵长的海岸线。
一处为商船和渔民指引航向的灯塔,恰好在此刻亮起。将橘红色灯光,洒向塔身之下的大海。
几只水鸟被惊醒,呼啦啦地飞上了半空。紧跟着,又像飞蛾一般,绕着灯光留恋不去。
“这次,多亏了锦衣卫全力相助。否则,咱们不可能走得这么顺利。”韩庆之的脸上,立刻出现了笑容,压低了声音向俞庆介绍。
这个时代,没有雷达,也没有精密导航设施。即便是他,想要在夜间保证航向不出差错,也得交叉参考陆地上和天空中的标识。
而灯塔和星斗,便是航行的参照。
为了避免出现疏漏,早在哨船出发之前,他就向陈永华那边紧急求援,让福建锦衣卫都指挥使司派出了众多骑术精湛的好手,调动驿马,从陆地赶赴距离厦门岛最近的大屏山。并且检查沿途所有灯塔,保证每一座灯塔在当天夜里,都必须被点燃。
这样做,虽然容易引起海盗们的警觉和猜测,但是,给船队带来的好处,却远远高于风险。
“陈千户是我师叔,我还答应他,这次如果能守住中左所不失,就将我手中的烟厂干股,分两成给他。”俞庆叹了口气,有些郁闷地回应。
“有这种事情?”韩庆之听得微微一愣,本能地低声确认。
在他的印象中,陈永华绝对不是一个贪财的人。更何况,陈永华与俞咨皋两个,关系一直走得很近。于情于理,此人都不该趁着这机会,打俞氏手中烟厂干股的主意。
“我估计,他是替别人要的。”俞庆也认为,陈永华的举止,与自己印象中的那个陈师叔有些不符,想了想,又主动替对方辩解。“正像我手中所持的干股,其实不属于我。他拿到的干股,恐怕落不到他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