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考生,总不可能个个都像王奎、王安兄弟俩那样,有个做百户的父亲。
据韩庆之这几天的了解,大多数考生其实都像李方锋和刘良这样,是做镖师或者护院出身,不甘心继续平庸一辈子,壮着胆子考武科来改换门庭
而武科考试,通过率还不如另一个世界的高考。七八百名考生里头,最终能获取武举人资格的,才四十几人。
这四十几个人当中,如果不继续去考武进士,除了前三名和背景足够强的官二代之外,其他人即便去了军中,也只能先做个挂名百户,想转为实授百户,除非能立下奇功,否则这辈子都遥遥无期。
与其那样,哪如直接接受他的招揽?好歹跟他这个千户还算是同年,只要表现不算太差,转为正式百户只在时间早晚而已!
所以,在别的考生,都想着如何多砍几个倭寇和海盗脑袋,好在主考官朱大典那里那个好成绩的时候。韩庆之已经在悄悄地观察所有考生的表现,看哪个更具备培养价值,来做自己麾下的骨干。
还甭说,仔细观察之下,他还真的发现了几个好苗子。特别是李方锋和另外一个叫周元良的人,因为都做过镖师的缘故,指挥起小团队作战来,轻车熟路。
只见二人将各自身边的弟兄,分成了几波,从不同方向,先将倭寇像赶羊一般赶向海边。然后再包围起来,乱刀齐下,转眼间,就干掉了十余名倭寇,甚至其中还包括两名身手不错的真倭,而他们自己那边,却没任何伤亡。
此外,还有一个名叫屠小弟的店铺伙计,表现也颇为抢眼。凭借一根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门栓,竟然将一名穿了全套铠甲的倭寇头目,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很快,就一门拴敲在了对方的后脑勺上,彻底解决了战斗。
大明民间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朝廷无法识别真正的人才并且给他们发挥作用的空间,才最终便宜了“我大清”。韩庆之越看,心中越高兴,同时,也越为另一个时空历史上所发生了神州陆沉悲剧而感到遗憾。
不过,很快他就没时间再发感慨了,随着一串高亢的海螺声,那艘他亲手俘获的黑色北欧原版大盖伦,在十二艘加装了新式火炮的改进版大青头的护卫下,劈波斩浪,进入了福建港。
“郑一官来了!”不用看得更仔细,韩庆之就知道黑色大盖伦上的主要乘客是谁。
除了郑一官本人,整个福建,也找不到第二个人,喜欢表现得如此烧包。好好的十二艘大青头不去追杀许心素,而是众星捧月般围着此人的座舰充当护卫。
“这厮,也来得太巧了一些!”陈永华的声音,忽然在韩庆之身后响起,非常低,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听见,却让韩庆之的眉头迅速皱紧。
然而,下一个瞬间,韩庆之就把眉头重新舒展。
郑一官是故意姗姗来迟的,恐怕心里打的就是许心素攻入了福州城,他在危急关头出现,力挽狂澜的主意。
而朱一冯大肆置办火炮,加强福州港的防御力量,又防的是谁?
这福州天空中的风云,可越来越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