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倭寇,杀倭寇,别给人瞧扁了!”杨伟重带着从他父亲那里借来的屯丁,也加入了战团,成为压垮倭寇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
没等他找到一名倭寇做对手,所有留在巢穴外,且侥幸还活着的倭寇,嘴里发出一串绝望的叫喊,相继转过身,落荒而逃。
“咬住他们,别放走一个!”韩庆之再度高声高呼,举刀追向逃命的倭寇,坚决不给对方重新组织抵抗的机会。
一名穿着鞋子的真倭,被他从背后砍断了脊梁骨,蚯蚓般跌倒。又一名头上戴着皮盔的倭寇,被他用刀刃抹断了脖颈。
脚下的地面有点湿滑,为了保持身体平衡,韩庆之不敢将脚步迈得太快。然而,倭寇们逃命的速度,却比他追赶的速度更慢。
大部分倭寇,都没穿鞋,逃着逃着,脚踩上碎贝壳、木刺、或者是尖利的石块,脚心处就会冒出血来,紧跟着,就变得一瘸一拐。
而穿着鞋子和裤子的倭寇,则对受伤的同伴不闻不问,甚至巴不得他们能立刻停下来,用尸体为自己阻挡追兵。
“别跑,别跑,有种就停下来!”杨伟重终于如愿以偿,在韩庆之侧面不远处,追上了一名两只脚都在出血倭寇,从背后将此人砍死。
“杀倭寇,杀倭寇!”金山卫屯丁训练度一般,对如何打顺风仗,却非常熟练。跟在杨伟重身后,追向其余倭寇,专门捡着腿脚不灵便的斩杀。
“不想死就跪地投降,只杀真倭,胁从不问!”韩庆之侧转刀背,将被自己追上的两名赤着脚的倭寇,挨个拍翻在地,随即,又将戚刀拍折了另外一名倭寇的肩胛骨。
“只杀真倭,胁从不问!”跟在韩庆之身后方大志,习惯性地将他的命令,高声重复。
“只杀真倭,胁从不问!”
“只杀真倭,胁从不问!”
其余护卫队员们,也习惯性的重复,转眼间,就将命令传遍了整个战场。
“我是胁从,我是胁从!”倒地的两名倭寇,如蒙大赦,立刻双手抱着脑袋,用别叫的大明官话尖叫,“我是高丽人,高丽是大明的属国……”
“小的是胁从,小的真的是胁从!”另一名倭寇,则捂着肩胛骨,高声自报家门,“小的是小琉球人,小琉球也是大明的属国。”
“小的是胁从,小的是大明人,被倭寇从台山那边抓上船的!”
“小的就是福建人,福建人!”
“小的是疍民!”(注:疍民,张士诚的旧部,朱元璋为了惩罚他们,勒令他们子子孙孙不得上岸。)
……
很快,在求生欲的促使下,大部分倭寇立刻都变得聪明了起来。纷纷停住脚步,抛下兵器,主动上报籍贯,以求被划归“假倭”一类,宽大处置。
甚至有几名穿着草鞋的倭寇足轻,也丢下了兵器,用蹩脚声音鹦鹉学舌,“小小的是胁从,小小的是胁从,小小的是……”
“大旗,大志、继续追杀倭寇,别给他们喘息之机。”因为投降的倭寇太多,韩庆之不得不停住脚步,将带领弟兄们追杀其余倭寇的机会,让给了郑大旗和方大志。
“伟重,带你的弟兄,抓人。无论真倭假倭,先绑了。敢反抗者,立刻格杀!”扭头看向满头大汗的杨伟重,他继续吩咐,声音里不带丝毫的喘息。
“是!”杨伟重高声领命,立刻扭过头,吩咐身边的家丁们,带着金山卫的屯丁去抓俘虏。
而他自己,在命令发布之后,则杵着钢刀当拐杖,开始大口大口的喘粗气,一边喘,一边断断续续地叫喊,“二哥,我宰了两个倭寇。我亲手宰了两个倭寇。二哥,你看到没,我宰了倭寇,两个!他们竟然不敢还手,闭着眼睛让我砍!”
“这才刚刚开始!”韩庆之笑着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低声宣告。“慢慢来,只要咱们不断变得强大,你会发现,任何挡在咱们面前的敌人,都是土鸡瓦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