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师叔来教你做皇帝》

第20章 两三个人七八条枪(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韩庆之再缺钱,也不可能真的让郑宝贵帮他弥补进货和退货之间的损失。因此,定了定心神,他苦笑着向郑宝贵拱手:“郑兄亲自来告,韩某感激不尽,至于生意,自然不比战事紧要,韩某虽无法替郑家在战场上分忧,却也不会,因为退货这种小事,再让郑兄分神。”

郑宝贵对他的态度很满意,便堆起笑容告辞。郑家的生意,可不止韩庆之一人在做。他还需要跑很多地方,而其余的合作伙伴,未必像韩庆之这么好说话。

韩庆之强打精神,将郑宝贵送上了哨船。对方前脚一走,他的脸色立刻阴沉下去,对着碧海蓝天,良久不说一个字。

俗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而他现在,却是半文钱的进项,都找不来!

如果真的有传说中齐天大圣孙悟空一样的本事,他恨不得跳进海里,去洗劫龙宫!

问题是,龙宫终究虚妄,他也不会分水咒。

所以,对着大海,一直想到夜幕降临,韩庆之也没想出任何主意,能解眼下的燃眉之急。

水手和屯户们,也都知道事情出了变故,谁也不敢凑上前,触他的霉头。

四周越来越黑,除了涛声之外,不再有任何嘈杂。忽然间,遥远的海面上,闪耀起一簇又一簇簇妖异的红光,紧跟着,便传来了隆隆炮声。

海上彻底乱了。

海盗们在距离福建水师不到十里的位置,就敢开炮袭击船只。而福建水师,却只有躲在港口里祈祷的份儿,根本没能力出马驱逐海盗。

眼前的大海,虽然广阔无边,对商贩们来说,却忽然成了死路一条!

“二哥,来一口吧!”身体右侧蓦地传来一个熟悉声音,紧跟着,有股原始有机烟草的味道,直冲韩庆之的鼻孔、

他蓦然回首,却是不知何时,郑大旗拿着一个奇形怪状的烟斗,来到了他的身边。

刹那间,韩庆之两眼发直,心脏狂跳不止。右手本能地,去接郑大旗递过来的烟头,却不知道往自己嘴里送,只管任由烟头上的火星,在夜幕下闪闪烁烁。

“二哥,这叫烟袋锅,里面的东西叫烟丝,是沐王府的侍卫赵百户临走前送我的,他们云南的特产。你尝尝,提神解乏,还能去湿除病!”以为韩庆之不认识烟斗是什么东西,郑大旗笑着献宝。

故意咳嗽了两声,他继续真心实意地劝导:“二哥,来两口吧。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不会被尿憋死,没有张屠户,也不会吃带毛猪……”

“别说话!”韩庆之迅速摆动左手,制止了他的啰嗦。然后,两只眼睛继续直勾勾地盯着烟斗上的火光,仿佛盯着万两黄金。

发财了!

这何止是万两黄金,万万两都不够。

尽管韩庆之自己不抽烟,可当年在海上服役,为了打发时间,他博览群书,故而对烟草的发展史非常熟悉。

早在十五世纪,哥伦布就将烟草从南美洲带回欧洲,因其神奇的提神作用,烟草被自诩文明的火种。

欧洲人称之为还魂草,认为其包治百病,其后,随着欧洲人四下洗劫,烟草就迅速在全世界流行起来。

烟草传入中国的时间,大致是在万历年间,却一直没被广泛种植,并且,烟民们抽的都是烟袋锅里的这种晾晒烟,而非烤烟。

至于物美价廉的卷纸香烟,要等到十九世纪末的费城世博会,才会正式登台亮相!

凡是让人上瘾的东西,都能赚大钱。再联想郑大旗所言,在这个时代的观念里,烟草除了能提神醒脑,还去湿除病,韩庆之忍不住放声大笑。

倘若这不是天赐良机,什么才算是!

在二十一世纪,烟民们自诩,每抽一包烟,都是在为共和国的航母增加一根螺丝钉。

如今,只要自己把香烟生意做起来,还用愁什么没有稳定的财源?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