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三人出来之时,身上的衣服,都被染成了暗红色。匕首和倭刀上,也有鲜红的血珠扑籁滚落。
又互相照应着,往前走了十余米,三人前方拐弯处,忽然有橘红色的火光跳动。紧跟着,竟有一名当值的倭寇,挑着灯笼,迎面走了过来。
此人鼻子甚灵,隐约闻见了血腥味道。果断停住脚步,单手按住腰间刀柄,用倭语低声喝问:“是谁?”
“换班时间到了!”郑大旗脚步不停,以倭语回应,话里话外,好生一个不耐烦。
那倭寇一听有人换班,顿时放松了警惕,低头将已经拔出了一半儿的倭刀,收归鞘内。还没等他再抬起头,陈永华已经从半空中游至,双腿下垂,一个老树盘根,直接夹断了他的脖颈。
倭寇立即如木桩般栽倒,韩庆之上前抱住他,匕首在其脖颈处迅速补了一记。随后将其扔出了临近船舷的换气口。
陈永华悄无声息地自上落下,略一活动筋骨,又提气返回舱顶,紧跟着向韩庆之打了个手势,独自一人,手足并用,爬向前方拐弯处的左侧甬道。须臾,黑暗中,就又传来骨头断裂“喀嚓”声。
韩庆之立刻明白,前方竟有暗哨潜伏,再度暗暗挑起了大拇指,这陈永华不仅艺高人胆大,而且心细如发。
还没等他将大拇指放下,拐角处右侧通道内,一阵“笃笃”的木屐触地声由远及近传来,韩庆之侧耳倾听,随即向上竖起三根手指,示意给郑大旗,有三名倭寇正在靠近。
谁料陈永华也恰恰贴着天花板折返,远远地,竟然做了个跟他一模一样的手势。随即,愣了楞,冲着他露齿而笑!
二人会心地相互点头,再度展开配合。不多时,三个倭寇,一盏马灯,就出现在二人的视野之内。
“口令!”其中一名倭寇谨慎,发现前方好像有人,立刻用日语发问。
陈永远听得心中一紧,果断悄然加速。与此同时,甬道之中,却响起了郑大旗的声音,“八嘎,问什么问,水手长大人巡视!”
他是用日语所说,并且带上了明显的愤怒。三名倭寇立刻被吓了一跳,迟疑着停住脚步。韩庆之见状,也立刻抬起头,压低灯笼,将脑袋藏在昏暗处,用英语假装荷兰语说道,“MerryChristmas!”
“嗨!”三名倭寇哪能分辨得出,荷兰语与英语的区别,立即不约而同向他们的红毛爷爷鞠躬。
郑大旗本想手起刀落,忽然间,船体却被海浪推得一晃。三名倭寇猝不及防,身体挤做了一团。
半空中,陈永华闪电般扑下,揪住其中两名倭寇的脑袋,用力对撞,“嘭!”脑浆四溅。
第三名倭寇这才发现情况不对,张开嘴巴就准备高声示警,还没等他喊出声音,韩庆之已经扑到,掌心匕首迅速一扫,将他的喉咙连同颈部动脉,齐齐一分为二。
郑大旗拖走尸体,从通风口处,丢进大海。三人相互看了看,随即再度结伴而行。不多时,便沿着一道舷梯,缓缓进入了底仓。
离桨室大约有十余米远,又有一道灯光沿墙壁折射而来,将阴影一寸寸吞没,同时还有两人的低语和笑声快速传至。
韩庆之和郑大旗一左一右,守在拐角两侧,等算准时间,皆一百八十度转身。
韩庆之的匕首直接割断了左侧倭寇的咽喉,郑大旗的倭刀却只是捅穿了另一名倭寇的肺叶。后者面目扭曲,本能地转身逃头,却被守在天花板处的陈永华伸出右手,生生捏碎了咽喉。
桨室已近在咫尺。
长船远不及被当作战利品的福船那样戒备宽松,大开杀戒势必招来大批敌人。能有惊无险走到此处,韩庆之已十分知足。
接下来便要真刀真枪地拼个你死我活了,他这样想,随即握紧手中的特战匕首,准备尽量速战速决。
可陈永华嘴里,却忽然发出了“吱吱”的老鼠叫声,紧跟着,牙齿相撞,又发出了一串啃噬木头的声响,惟妙惟肖。